[发明专利]一种充气轮胎和充气轮胎防穿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7013.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哲;林益生;叶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7/00 | 分类号: | B60C17/00;B60C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轮胎 穿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和充气轮胎防穿刺方法,所述充气轮胎包括胎面层和加固层,所述胎面层外侧设置有若干花纹沟,所述充气轮胎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加固层内侧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质为自密封橡胶组合物,所述密封层包括加强密封结构,所述加强密封结构完全覆盖在所述加固层内侧与所述花纹沟相对应的位置。采用如上结构,当尖锐物件从花纹沟底部向充气轮胎内部穿刺时,与该花纹沟相对应的加强密封结构能够包覆于尖锐物件的表面,防止充气轮胎内部的气压泄漏;当尖锐物件从充气轮胎拔出或去除时,加强密封结构及穿刺孔周边的密封层能够流入穿刺孔,并使充气轮胎保持密封,防止充气轮胎内部的气压泄漏,有效防止充气轮胎被尖锐物件穿刺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和充气轮胎防穿刺方法。
背景技术
防爆轮胎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安全轮胎,其胎壁具有厚度大、硬度高等特点,即使防爆轮胎被尖锐物件刺穿、胎压降低,强度较高的胎壁仍可维持车辆正常行驶,不会发生爆胎等情况,使车辆能够行驶至可更换轮胎的地点。但由于胎壁的厚度大、硬度高,车辆整体的舒适度较差,且防爆轮胎会发出较大噪音。
为解决如上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自密封橡胶轮胎,即在轮胎的内衬层设置由高粘性橡胶组合物构成的密封层的轮胎。在尖锐物件穿透轮胎胎面后,密封层的高粘性橡胶组合物会包覆于尖锐物件的表面,防止气压泄漏,并在尖锐物件去除后,利用适宜的流动性流入穿刺孔,使轮胎内部保持密封,达成防穿刺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自密封橡胶轮胎在被尖锐物件从轮胎花纹沟底部穿刺破坏时,该情况的轮胎创口较大,密封层会无法完全包覆尖锐物件,并且在尖锐物件去除后,也无法将轮胎内部完全密封,导致轮胎的胎压降低,发生爆胎等危险情况,影响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应对尖锐物件从轮胎花纹沟底部穿刺破坏的充气轮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应对尖锐物件从轮胎花纹沟底部穿刺破坏的充气轮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层和加固层,所述胎面层外侧设置有若干花纹沟,所述充气轮胎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加固层内侧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质为自密封橡胶组合物,所述密封层包括加强密封结构,所述加强密封结构完全覆盖在所述加固层内侧与所述花纹沟相对应的位置。
采用如上结构,当尖锐物件从花纹沟底部向充气轮胎内部穿刺时,与该花纹沟相对应的加强密封结构能够包覆于尖锐物件的表面,防止充气轮胎内部的气压泄漏;当尖锐物件从充气轮胎拔出或去除时,加强密封结构及穿刺孔周边的密封层能够流入穿刺孔,并使充气轮胎保持密封,防止充气轮胎内部的气压泄漏,有效防止充气轮胎被尖锐物件穿刺破坏。
可选地,所述密封层整体厚度相同,所述密封层与所述花纹沟相对应位置的部分为所述加强密封结构,所述加强密封结构的强度大于所述密封层其余部分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密封层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为所述加强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层的内侧,所述第二密封层和所述第一密封层分层设置或者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层长度方向随所述花纹沟延伸,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相对应所述花纹沟的最大沟宽。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层的厚度范围在1毫米至10毫米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厚度范围在0.5毫米至8毫米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的材质为相同组分或不同组分的自密封橡胶组合物。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分别通过多种不同组分的自密封橡胶组合物复合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层通过相同或不同截面形状的密封条拼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