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装置及多介质复合SAGD开发稠油油藏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9248.9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9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东晓虎;刘慧卿;刘思邑;罗岐岚;田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姚亮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装置 介质 复合 sagd 开发 油油 方法 | ||
1.一种多介质复合SAGD开发稠油油藏实验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实验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实验模拟模块、多介质复合热流体产生模块以及数据采集模块;其中,
所述多介质复合热流体产生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介质流体混合装置和热流体生成装置;所述多介质流体混合装置包括具有自加热功能的混合腔,所述具有自加热功能的混合腔用于实现多介质流体的混合;所述热流体生成装置包括具有自加热功能的盘管,用于对多介质流体混合装置处理后的流体进行连续加热形成均匀混合的高温高压复合热流体即多介质复合热流体;其中,所述具有自加热功能的混合腔能够实现50-350℃的加热;所述具有自加热功能的盘管的总长度不少于2m、内管径为2-3mm;所述具有自加热功能的盘管能够实现50-350℃的加热;
实验模拟模块包括模型本体和设置于模型本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预热管线以及双水平井模拟井筒;其中,所述模型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模型顶盖和模型壳体;所述模型本体设置有监测井预留孔用于安装监测井;所述模型本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接口,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用于固定设置于模型本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模型本体设置有第一实验流体注入口、第二实验流体注入口、第一实验流体产出口和第二实验流体产出口,所述双水平井模拟井筒包括注入水平井模拟井筒和采出水平井模拟井筒,所述注入水平井模拟井筒的一端与第一实验流体注入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实验流体注入口连通,所述采出水平井模拟井筒的一端与第一实验流体产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实验流体产出口连通,注入水平井模拟井筒包括两段模拟井筒以及连接两段模拟井筒的模拟井筒接头,采出水平井模拟井筒包括两段模拟井筒以及连接两段模拟井筒的模拟井筒接头;所述模型本体设置有预热管线接口用于固定设置于模型本体内部的预热管线;模型本体包括设置于模型壳体外部的加热套;其中,所述监测井预留孔设置于模型顶盖上,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第一实验流体注入口、第二实验流体注入口、第一实验流体产出口和第二实验流体产出口设置于模型壳体侧壁上,第一实验流体注入口、第一实验流体产出口设置于模型壳体的前壁面下部且第一实验流体产出口位于第一实验流体注入口的正下方,第二实验流体注入口、第二实验流体产出口设置于模型壳体的后壁面对应位置;
所述热流体生成装置的流体出口分别与模型本体的第一实验流体注入口、第二实验流体注入口连通;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实验过程中的流体产出数据以及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数据;
所述多介质复合SAGD开发稠油油藏实验方法包括:
填砂:准备稠油油藏多孔介质环境模拟用固体颗粒,将稠油和水与所述固体颗粒混合制作油砂,将油砂填充至模型壳体内,并将实验装置连接;
高压油水饱和:按照一定油水比例向模型内同时注入油水进行油砂高压油水饱和,直至达到要求的初始压力条件;
预热:向预热管线内注入蒸汽进行预热,同时监测温度变化,待温度上升至80-100℃后,预热结束;
SAGD开发模拟:按照多介质复合SAGD开发稠油油藏实验用多介质复合热流体的流体组成,向多介质复合热流体产生模块中通入流体;经多介质复合热流体产生模块处理得到的多介质复合热流体分别向第一实验流体注入口和第二实验流体注入口注入,实时监测第一实验流体产出口、第二实验流体产出口的产液数据以及模型本体内部的温度数据;其中,待温度监测结果显示蒸汽腔前缘温度到达监测井位置后,打开相应监测井,进行取样并分析监测井对应位置的流体组成,有助于分析蒸汽腔前缘的流体组成和准确位置;待蒸汽腔前缘到达模型边界后,打开模型本体加热套并设置为多介质复合热流体的温度,减小边界热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在填砂前进一步包括:
密封性测试:安装双水平井模拟井筒,选取监测井安装位置安装监测井,并将所述实验装置连接好进行模型试压,注入实验压力条件下的试压气体,静置24小时以上,观察压力变化,若压力变化小于0.1MPa,认为模型密封性好,可开展下一步实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试压气体为氮气或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预热过程中,注入蒸汽的速率为5-1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92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