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9673.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亨宁·迈尔;科德-亨利克·利希特;马塞尔·帕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刘刚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入接线端子的绝缘材料壳体中的封闭元件,所述接线端子具有至少一个接线部位,其中与每个接线部位关联有至少两个功能开口。接线端子例如可以构成为插接器、成排端子、印刷电路板端子、插座端子,连接端子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入接线端子的绝缘材料壳体中的封闭元件,所述接线端子具有至少一个接线部位,其中与每个接线部位关联有至少两个功能开口。接线端子例如可以构成为插接器、成排端子、印刷电路板端子、插座端子,连接端子等。
背景技术
DE 196 28 116 C1公开了如下盲塞,其不能封闭壳体的配备有连接组件的腔。
盲塞从外部插入到壳体的功能开口中,并且在此基本上没有防丢失地设置在功能开口中。也就是说,盲塞可能会从封闭的功能开口中掉出来,从而不再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盲塞封闭相关联的接线部位的单一类型的功能开口而不封闭接线部位的多种类型的功能性开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改进的封闭元件。
所述目的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封闭元件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描述。
在此类封闭元件中提出,封闭元件设置用于,同时至少部分地封闭接线端子的接线部位的至少两个功能开口。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封闭元件对于接线端子的至少两个功能开口可以提供同时封闭。在此也可考虑的是,封闭元件可以封闭接线端子的多个,尤其也三个或四个功能开口。封闭元件在此封闭至少两个功能开口,所述功能开口与接线部位相关联。接线部位在此是接线端子的如下区域,电导线可以插入和夹紧到所述区域中。由此,与每个这种区域关联有至少两个功能开口,在这种区域处能夹紧各个电导线。
作为接线端子的功能开口设有如下开口,所述开口尤其可实现至接线端子的内部的入口,以便提供特定的功能。这种功能例如可以是打开和/或关闭接线部位的夹紧部位。由此,功能开口例如可以构成为导线引入开口、用于操作元件的开口、检查开口或在插头或插座区域中的开口。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封闭元件尤其可以不仅封闭两个相邻的接线部位的两个相同类型的功能开口,而且也可以封闭单个接线部位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功能开口。
封闭例如尤其理解为,电导线不能再从外部经由功能开口引入绝缘材料壳体中,使得可以减小或完全避免电导线的错误插接的可能性。在此不必要的是,功能开口完全封闭。足够的是,封闭功能开口,使得电导线不能再从外部插入绝缘材料壳体中。如果功能开口例如是用于插入插接头的插接开口,那么通过封闭元件至少封闭所述插接开口,使得插接头不能再完全插入。此外,可以通过封闭元件例如封闭如下功能开口,穿过所述功能开口可以引导从接线端子之外可接近的操作元件。通过封闭元件随后不再能实现的是,在缺少操作元件时会触碰可能设置在绝缘材料壳体内部的导电构件。
例如当通过封闭元件的封闭部段将功能开口在其最窄的部位处以至少50%,或至少70%填充时,存在功能开口的封闭。通过封闭元件的封闭部段封闭的功能开口例如可以被封闭为,使得封闭部段从绝缘材料壳体伸出或与此齐平。也可实现的是,封闭部段既不伸出也不齐平,而是相对于具有功能开口的壳体壁略微缩回地在绝缘材料壳体之内终止,例如以可以达到功能开口的直径的尺寸等级错开。
然而也可考虑的是,在绝缘材料壳体之内设置有操作元件,其中操作元件从绝缘材料壳体内部穿过功能开口向外延伸。在此封闭元件可以构成为,使得所述封闭元件包围操作元件的位于外部的部分,使得操作元件不再或至少不能简单地由用户操作。然而也可考虑的是,操作元件穿过封闭元件的缺口,其中操作元件被缺口阻挡,使得可以通过封闭元件阻挡对操作元件的手动操作。
封闭元件可以具有第一封闭部段和第二封闭部段,其中第一封闭部段和第二封闭部段设置用于,封闭各一个功能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9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