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筒体内壁堆焊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0154.3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李杨;胡志芹;刘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磐固合金(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B23K9/04;B23K9/167;B23K9/13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体内 堆焊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筒体内壁堆焊焊接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利用不锈钢药芯焊丝在筒体基体的内壁上堆焊不锈钢堆焊层;利用镍基碳化钨焊丝在不锈钢堆焊层的内壁上堆焊碳化钨堆焊层;其中,所述镍基碳化钨焊丝填充率为65%,镍基碳化钨焊丝药芯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78%‑85%的WC,1%‑10%的TiC,1%‑6%的硼砂,0‑5%的脱水钾长石,0‑5%的高碳铬铁,0‑5%的金属钼。它可满足大型薄壁筒体内壁耐磨性要求,且焊接飞溅小、焊缝成型美观,熔敷金属与筒体基体浸润性好,焊接后筒体收缩变形小,可满足工件正常生产尺寸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筒体内壁堆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重大装备制造业越发重视,尤其是攻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随之带来的焊接性问题也更具挑战。例如:在高端钛白粉制备领域,氯化法制备钛白粉因具有“三废”少、大气污染少、产品质量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已成为国外发达国家生产钛白粉的主流制备方法,其生产装备核心技术一直被高度垄断,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
该装备中输送高位料仓富钛料与焦炭混合物的筒体,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持续受到复杂冲击载荷、摩擦磨损作用。为了避免筒体因过度磨损而过早失效,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停工,及避免停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需在筒体内壁堆焊耐磨层。
重大装备大型薄壁筒体在服役过程中持续受到复杂冲击载荷、摩擦磨损作用,其内壁极易磨损破裂。针对直径尺寸较大、耐磨性要求高的工件,对其内壁堆焊修复时,存在焊接工艺不匹配,熔敷金属与筒体内壁无法冶金结合、堆焊层整块剥落,熔敷金属耐磨性不足,工件内径收缩严重等问题。因此,现有解决方案一般为更换新筒体,但同样面临价格昂贵、时间成本较高的问题;而且针对关键核心部件,面临“卡脖子”问题。
由于筒体的尺寸较大、筒壁较薄,因此,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方法的制定尤为重要。
问题一:焊接材料选择
碳化钨颗粒耐磨堆焊焊丝是堆焊层硬度较高,应用最广的一种常见耐磨材料。目前,市售国产碳化钨堆焊焊丝,单层堆焊层表面硬度无法达到58HRC(一般为40-55HRC),而进口碳化钨堆焊焊丝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较长。
问题二:焊接工艺制定
由于筒体的尺寸较大、筒壁较薄,筒体在自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焊接飞溅、焊道成型不好、堆焊层剥落等问题。
问题三:筒体尺寸变化
在连续自动焊过程中,由于焊接热输入大可能带来筒体收缩变形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薄壁筒体内壁堆焊焊接方法,它可满足大型薄壁筒体内壁耐磨性要求,且焊接飞溅小、焊缝成型美观,熔敷金属与筒体基体浸润性好,焊接后筒体收缩变形小,可满足工件正常生产尺寸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筒体内壁堆焊焊接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利用不锈钢药芯焊丝在筒体基体的内壁上堆焊不锈钢堆焊层;
利用镍基碳化钨焊丝在不锈钢堆焊层的内壁上堆焊碳化钨堆焊层;其中,
所述镍基碳化钨焊丝填充率为65%,镍基碳化钨焊丝药芯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78%-85%的WC,1%-10%的TiC,1%-6%的硼砂,0-5%的脱水钾长石,0-5%的高碳铬铁,0-5%的金属钼。
进一步,所述不锈钢药芯焊丝熔敷金属化学成分为:
所述不锈钢药芯焊丝熔敷金属化学成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磐固合金(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磐固合金(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