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441.4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麦建明;唐厚闻;李红涛;白云飞;邵恒;刘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奉贤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室软囊储氢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双室软囊储氢瓶包括储氢瓶主体,储氢瓶主体设有氢气口和承压流体口,双室软囊储氢瓶还包括软性隔囊,该软性隔囊位于储氢瓶主体内部,软性隔囊的一端开口,软性隔膜的开口端围绕氢气口密封连接储氢瓶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保持储氢瓶内氢气的压力,由此避免氢气压力释放过程中,压力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由此产生的能量消耗;并能提高氢气转移速度和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储氢瓶用于存储氢气,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储氢瓶中的氢气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存储待用;使用时,通过打开储氢瓶的开口,在释放压力的同时,氢气逐渐输出。
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氢气输出过程,储氢瓶内的压力会逐渐变小,氢气的转移速度逐渐变慢,输氢效率越来越低;
2、氢气释放过程中,压力变化会导致温度变化,增加了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氢气转移速度和运输效率的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包括储氢瓶主体,所述储氢瓶主体设有氢气口和承压流体口,所述双室软囊储氢瓶还包括软性隔囊,该软性隔囊位于所述储氢瓶主体内部,所述软性隔囊的一端开口,所述软性隔膜的开口端围绕所述氢气口密封连接所述储氢瓶主体;
所述软性隔囊外侧和储氢瓶主体内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内用于存储承压流体,所述承压流体口贯通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软性隔囊内部形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用于存储氢气,所述氢气口贯通所述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流体为压缩空气、压缩氮气、液态水或油。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口和承压流体口分别位于所述储氢瓶主体中相对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隔囊粘接、卡接或焊接连接所述储氢瓶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隔囊的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储氢瓶主体为卧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流体口连接有承压流体输送结构,该承压流体输送结构包括承压流体存储腔、流体传输泵和流体输送管路,所述承压流体存储腔通过流体输送管路连接流体传输泵,并接入所述承压流体口。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口安装有压力喷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控制方法,包括:
存储过程:通过氢气口在软性隔囊内存储氢气,通过承压流体口在软性隔囊和储氢瓶主体间的腔体内存储承压流体;
释放过程:通过氢气口释放氢气,氢气释放过程中,根据氢气释放量通过承压流体口输入承压流体,以保持瓶内压力稳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控制方法,包括:
存储过程:通过氢气口在软性隔囊内存储氢气,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在软性隔囊和储氢瓶主体间的腔体内存储承压流体;
释放过程: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向第一腔体内输入承压流体,由压力喷口释放氢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