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614.2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方飞;王铸;石领;张磊;郭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第一绝缘层,设于衬底的一侧;第一布线层,设于第一绝缘层背向衬底的表面,并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各第一走线组包括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引线;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布线层;第二布线层,设于第二绝缘层背向衬底的表面,并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各第二走线组包括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引线;其中,多个第二走线组与多个第一走线组一一对应,各第一走线组中的第一触控引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地第二走线组中的第二触控引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错排列。本公开能够防止触控引线密度过大所导致的短路不良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技术主要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和红外光学式。其中,电容式触控技术具有反应灵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现有技术中,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域以及围绕触控区域的外围区域。该触控区域设有触控电极。该外围区域设有触控引线和触控芯片。该触控引线的一端与触控电极电连接,该触控引线的另一端与触控芯片电连接。然而,该触控引线的布线密度过大,容易发生短路不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防止触控引线密度过大所导致的短路不良的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
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一布线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的表面,并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各所述第一走线组包括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引线;
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一布线层;
第二布线层,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的表面,并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各所述第二走线组包括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引线;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走线组与多个所述第一走线组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走线组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地所述第二走线组中的所述第二触控引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走线组还包括:
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屏蔽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屏蔽线,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一触控引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第一电连接层,用于与一固定电源端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衬底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屏蔽线均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衬底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层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或漏极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布线层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二走线组还包括:
并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屏蔽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屏蔽线,所述第二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二布线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
第二电连接层,用于与一固定电源端连接,且设于所述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表面,多个所述第二屏蔽线均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设于所述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层同层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材加工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自流自密型管沟回填材料的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