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电力间隔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629.9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卢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鹏超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05;H02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张玉花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电力 间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电力间隔棒,包括一号隔离杆、二号隔离杆、定位轴、让位槽、定位杆、限位机构和夹持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电力间隔棒在安装时,难以根据输送地区之间电压的要求以及输送的距离实时调整电力间隔棒的尺寸大小,以满足不同线缆的安装股数以及相邻线缆之间的间隔距离要求,也难以根据线缆股数的不同来相应增加和减少夹爪的数量,无法根据线缆数量的不同实时调整线缆之间的安装夹角,增加了线缆之间互相鞭击的概率,更难以对线缆提供周向均匀的夹持作业,增加了线缆绝缘层在夹持位置处发生褶皱和破损的概率,降低了线缆高空架设输送作业的安全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电力间隔棒。
背景技术
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器具,间隔棒一般安装在档距中间,相隔50~60m安装,对间隔棒的主要要求是线夹须有足够的握力,且在长期运行中不允许松动,整体强度须能耐受线路短路时各分裂导线的向心力和在长期振动下的疲劳。
目前,现有的电力间隔棒在安装时,通常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的电力间隔棒框架往往为固定式结构,其尺寸大小在出厂时就已固定,而在进行电力输送时,根据输送地区之间电压的要求以及输送距离的影响,对于线缆的安装股数以及相邻线缆之间的间隔距离要求也会随之变化,这就需要使用多种尺寸大小的电力间隔棒来满足不同区域间线缆的安装要求;
2.现有电力间隔棒上对于线缆固定部位的夹爪往往也为固定安装,这就造成难以根据线缆股数的不同来相应增加和减少夹爪的数量,无法根据线缆股数的不同实时调整线缆之间的安装夹角,增加了线缆之间互相鞭击的概率,从而降低了电力输送作业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更难以对线缆提供周向均匀的夹持作业,增加了线缆绝缘层在夹持位置处发生褶皱和破损的概率,降低了线缆高空架设输送作业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改进型电力间隔棒在安装时,通常安装在较为平整的地面上,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安装易出现底部接触面小和悬空的现象,不能根据安装地面的平整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降低了变压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变压器安放的稳定性,易出现晃动的现象,同时,变压器不能根据安装地面的水平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在倾斜的地面上安装,易出现变压器倾斜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变压器使用的稳定性等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电力间隔棒,包括一号隔离杆、二号隔离杆、定位轴、让位槽、定位杆、限位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的一号隔离杆的两端端部通过花键对称安装有定位轴,定位轴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二号隔离杆,一号隔离杆与二号隔离杆的中部均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定位杆,同组中的两个定位杆分别位于一号隔离杆以及二号隔离杆上的让位槽内,且同组中的定位杆之间安装有夹持机构,一号隔离杆以及二号隔离杆上均安装有多组限位机构,采用可拼接式隔离棒框架可以根据安装时所需固定的线缆数量来实时调整隔离棒的整体框架尺寸,在对不同数量线缆均提供稳定夹持的同时使线缆间的间距也保持相同。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夹持滑筒、一号夹爪、夹持转轴、二号夹爪、夹持弹簧和卡接单元,定位杆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多组夹持滑筒,同组的两个夹持滑筒分别位于定位轴的两侧且同组的夹持滑筒之间安装有夹持板,夹持板的侧壁中部安装有一号夹爪,一号夹爪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夹持转轴,夹持转轴上通过花键安装有二号夹爪,二号夹爪与一号夹爪之间通过夹持弹簧相连接且二号夹爪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抵靠在一号夹爪上,夹持滑筒与定位杆之间安装有多组卡接单元,人工根据线缆的股数可同时进行隔离棒框架拼接作业以及线缆定位夹持作业,提升线缆高空定位输送作业的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鹏超,未经卢鹏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