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1023.7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钱依玲;余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6 | 分类号: | E04B9/06;E04B9/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顶 基层 结构 安装 方法 | ||
1.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加固龙骨(3),两端连接于基体的侧壁上;
若干根并排设置的吊顶龙骨(1),设置在所述加固龙骨(3)的下方并通过第三连接部(c)与所述加固龙骨(3)相连接;
所述吊顶龙骨(1)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部(a)连接于基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a)由基体固接件(a-1)和龙骨卡接件(a-2)拼接而成;
所述基体固接件(a-1)由基体固接板(a-1.1)以及凸出于所述基体固接板(a-1.1)一侧的承接台(a-1.2)构成;
所述龙骨卡接件(a-2)由第一卡接板(a-2.1)、第二卡接板(a-2.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卡接板(a-2.2)下方的龙骨卡槽(a-2.3)构成,所述龙骨卡槽(a-2.3)由上下设置的上槽壁(a-2.31)、下槽壁(a-2.32)以及槽底(a-2.33)半包围形成,其中,所述槽底(a-2.33)延伸于所述第一卡接板(a-2.1)和所述第二卡接板(a-2.2)的连接处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龙骨(3)的两端通过基体固接件(a-1)连接于基体的两个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台(a-1.2)凸出于所述基体固接板(a-1.1)的一侧与所述基体固接板(a-1.1)之间连接有加固板(a-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固接板(a-1.1)和所述承接台(a-1.2)均为平板,所述承接台(a-1.2)垂直于所述基体固接板(a-1.1)的一个侧面凸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板(a-2.1)和所述第二卡接板(a-2.2)为同一块平板的两个部分;
所述第二卡接板(a-2.2)的一侧即为所述龙骨卡槽(a-2.3)的上槽壁(a-2.31),所述槽底(a-2.33)亦为平板,且所述槽底(a-2.33)垂直的延伸于所述第一卡接板(a-2.1)和所述第二卡接板(a-2.2)所在的平板的一侧,所述槽底(a-2.33)远离所述第二卡接板(a-2.2)的一侧连接有所述下槽壁(a-2.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壁(a-2.32)为平板且与所述上槽壁(a-2.31)平行的设置,所述下槽壁(a-2.32)凸出于所述槽底(a-2.33)的最大间距小于所述上槽壁(a-2.31)凸出于所述槽底(a-2.33)的最大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c)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加固龙骨(3)穿过的第一限位孔(c-1)、和供所述吊顶龙骨(1)穿过的第二限位孔(c-2),所述第一限位孔(c-1)的内轮廓与所述加固龙骨(3)的外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孔(c-2)的内轮廓与所述吊顶龙骨(1)的外轮廓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吊顶双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c-1)的两个端面为平面且位于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上,所述第二限位孔(c-2)的两个端面亦为平面且位于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上;
所述第一限位孔(c-1)两个端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限位孔(c-2)两个端面所在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10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温固化双组份聚氨酯弹性体
- 下一篇:一种吊顶面板结构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