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的安全凉感医用手术衣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2108.7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秦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迪纺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C08J3/22;C08L67/02;C08L23/08;C08L51/06;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9/12;C08K3/08;C08K3/34;A41D13/12;A41D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灿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复合 安全 医用 手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用功能纺织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的安全凉感医用手术衣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手术衣由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功能母料15~4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切片60~85份,导电纤维0.5~5份;其中,功能母料由包含以下的原料制备而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纳米凉感添加剂,纳米抗菌添加剂,纳米膨润土,表面修饰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分散剂,润滑剂,改性剂。本发明的医用手术衣具有抗菌、抗病毒、凉感、抗静电、防渗阻隔等的功能,同时可以在经过50次以上洗涤后,仍然保持各项功能效果,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功能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的安全凉感医用手术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术衣作为手术过程中必要的防护服装,用于降低医务人员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病原微生物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传播的风险,是手术操作中无菌区域的安全屏障。
目前,手术衣的类别主要包括有:
1、全棉手术衣,是医疗机构应用最为广泛,依赖性最强的手术衣,虽然具有良好透气性,但是阻隔防护功能比较差。全棉材料容易发生絮状物脱落,使医院每年通风设备的维护费用也会有不小负担,且常常是微生物的良好栖息地,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源。
2、高密度聚酯纤维织物,该类织物主要以聚酯纤维为主,在织物表面嵌入可以导电的物质,这样织物就具有了一定的抗静电效果和一定的疏水性,不易产生棉质脱絮以及重复使用率较高的优点。但是比较闷热,穿着者舒适感觉比较差。
3、PE(聚乙烯)、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TFE(聚四氟乙烯)多层贴合膜复合手术衣,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能,可有效阻隔血液、细菌甚至病毒的穿透。但同样比较闷热,穿着者舒适感觉也比较差,在国内普及度还不是很广。
4、一次性手术衣:
聚丙烯(PP)纺粘布制作的一次性手术衣,相对于传统的棉布手术衣,其价格低廉,并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抗静电等优点,所以可以被作为一次性手术衣的材料,但这种材料的抗静水压能力比较低,而且对病毒的阻隔效果也比较差。
复合非织造布制作的一次性手术衣,该材料作为新型复合材料的优质产品,该材料在进行三抗(抗酒精、抗血、抗油)和抗静电、抗菌等处理后还具有高抗静水压能力,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应用,常用来制作高档手术衣。
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的水剌布,一般只作为一次性手术衣的材料。
但是上述一次性手术衣用完便弃之,较为浪费,不符合当今的绿色环保理念。
2019年7月30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了YY/T0506.8—2019《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8部分:产品专用要求》等系列标准,2020年8月1日起实施;从产品标准以及行业类别中,将医用防护产品进行明确规范定义。
一直以来,主要致力于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免受感染,却没有过多的关注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需求,随着防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意识到手术衣除了要保护患者手术切口免受感染外,还需要能有效地阻挡患者体液、冲洗液的外渗。手术过程中,一些含有致病菌的血液、尿液、唾液、腹水、腔内冲洗液等透过棉布手术衣渗透到手术者身上,而医生的汗液也能渗透过棉质布手术衣到患者切口,造成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手术衣在手术过程中防止交叉感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双向防护作用。
手术衣的性能主要包括:防护性能、舒适性能和足够的强度。防护性是手术衣材料最为重要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液体阻隔、微生物阻隔以及对颗粒物质的阻隔几个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迪纺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迪纺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