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3107.4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农;王斌;郑敏毅;陈桐;刘鹏飞;钟伟民;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5/12 | 分类号: | B60G15/12;B60G17/018;B60G17/015;B60G17/019;B60G17/052;B60G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复合 主动 液压 悬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至少包括:空气悬架和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空气弹簧与液压互联悬架作动器同轴并联地设置,空气弹簧上部与液压互联悬架作动器固连,空气弹簧下部与液压作动器油缸固连。通过将空气弹簧与液压作动器同轴并联设置,提高了集成化程度,降低了体积和整车布置难度。空气弹簧与主动液压互联悬架集成而形成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相比主动液压互联悬架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高度调节功能、迎宾功能、装载功能、除雪扫尘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随着汽车行业的逐渐发展,用户对汽车的平顺性、操稳性、安全性的关注逐渐上升。液压互联悬架的提出可以有效地提升车辆的平顺性、操稳性、安全性。例如,当车辆因急转向而产生侧倾的时候,液压互联悬架的抗侧倾构型可以有效地降低侧倾角,提升车辆在极限转向工况下的安全性;当车辆因紧急刹车或加速的时候,液压互联悬架的抗俯仰构型可以有效地降低俯仰角,保持车辆平稳;当车辆处于垂向振动的时候,液压互联悬架的抗垂向振动构型可以有效地降低传递到车身的振动,提升车辆的平顺性。
但是被动液压互联悬架构型不可切换,抗侧倾构型液压互联悬架对侧倾的抑制效果较好,对于俯仰和垂向振动的抑制效果有限;抗俯仰构型液压互联悬架对俯仰的抑制效果较好,对于侧倾和垂向振动的抑制效果有限;抗垂向振动构型液压互联悬架对垂向振动的抑制效果较好,对于侧倾和俯仰的抑制效果有限;于是主动液压互联悬架应运而生,如CN107297997A中提出的车辆悬架系统及机动车,其可以实现构型切换、刚度可调、阻尼可调的功能。
但是主动液压互联悬架无法主动地提升车辆高度,例如在车辆速度高于一定阈值的时候降低车高以提升操纵稳定性与降低风阻和油耗;在崎岖不平的越野路面时主动提升车辆高度以保护底盘部件免受磕碰风险;在用户上车的时候主动降低或提升车辆高度以方便用户上下车等等。因此,现有技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至少一个或几个方面。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及装置,至少包括:空气悬架和主动液压互联悬架。
优选地,主动液压互联悬架包括若干液压缸、设置于液压缸之间的液压管路及若干按照控制液压管路之间通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液压管路上的电磁阀,其中,液压缸包括各自分别对应于车辆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以及右后轮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及第四液压缸;液压管路包括连接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的第一液压支路及第二液压支路、连接于第三液压缸及第四液压缸之间的第五液压支路及第六液压支路,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液压支路和第五液压支路的第三液压支路和分别连接于第二液压支路和第六液压支路的第四液压支路;电磁阀包括设置于第一液压支路和/或第二液压支路上的第一换向阀、设置于第三液压支路和/或第四液压支路上的第二换向阀、设置于第五液压支路和/或第六液压支路上的第三换向阀。
优选地,第三液压支路和第四液压支路连接有双向作用油缸,其中,双向作用油缸的两腔体分别与第三液压回路及第四液压回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圈组装机构
- 下一篇:基于clickhouse的赌博网站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