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通风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3863.7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轶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轶蓉 |
主分类号: | F24F7/02 | 分类号: | F24F7/02;F24F7/003;F24F7/007;F24F5/00;F24F8/10;F24F8/90;F24F13/30;F24F13/2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郑云弟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设计 通风 节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建筑,建筑为多层结构且在建筑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风帽,风帽的下端安装有导风管,导风管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地库内,且导风管的侧壁安装有风阀,地库的内部安装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的下半段埋入地库的内地面内,导风管的下端呈L型结构且端部与降温机构连接。本发明在建筑内部设置导风管用于对内部进行导风,同时通过在导风管的顶部安装无动力风帽来带动空气流通,并配合风机提高风力,外界空气通过进风管进入到降温机构内部,降温机构的下段埋入地内,能够使降温机构保持低温,降温机构对进风降温后排入到导风管内并通过风阀进入到房间内,使房间内部保持凉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通风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节能建筑中,往往会考虑通过节能的制冷和制热技术来保持房屋内的舒适性,但是,房屋除了温度的调控以外,往往还需要进行良好的通风,如果仅仅是在室内的封闭环境下进行制冷和制热,将会大大降低房屋的舒适度,影响室内人员的工作生活。
而在现有的节能建筑物内,一般都设有内部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功能是促进建筑物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流通,满足室内人员从事各种活动的需要。目前,通风系统比较常用的方案是在建筑物上加开通风窗,具体是在建筑物每层的外壁上增设窗口,在建筑物顶部增设通风天窗,在建筑物内增设通风通道或管路,加大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对流。
墙式通风装置安装于建筑墙体内部,可以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实现室内通风,解决雾霾天气或空气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室内通风不便的问题,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
目前,现有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通风节能装置,大多采用建筑表面的窗户配合风机进行通风,夏季使用的时候通入屋内的空气仍为热风,不利于建筑内部降温,同时进风中还伴有大量的粉尘,对建筑内部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通风节能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通风节能装置,大多采用建筑表面的窗户配合风机进行通风,夏季使用的时候通入屋内的空气仍为热风,不利于建筑内部降温,同时进风中还伴有大量的粉尘,对建筑内部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的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建筑,所述建筑为多层结构且在建筑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风帽,所述风帽的下端安装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地库内,且导风管的侧壁安装有风阀,所述地库的内部安装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的下半段埋入地库的内地面内,所述导风管的下端呈L型结构且端部与降温机构连接;
所述降温机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呈L结构且端部向建筑外延伸,进风管的端部延伸至地面上方并连接有进风过滤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板和降温管,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水平开设有进风导槽和出风导槽,所述进风导槽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管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与出风导槽连接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两侧壁分别与导风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降温管呈U形结构且均匀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面,所述降温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有两个端口且端部分别与进风导槽和出风导槽连通,所述降温管的表面下半段安装有若干个降温翅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过滤机构包括防雨帽、风机和清扫机构,所述防雨帽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且通过支撑柱与进风管连接,所述防雨帽的底面安装有灭蚊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扫机构包括过滤板、清理板、连杆和把手,所述连杆安装在把手的底面中部,且连杆的下端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清理板套接在连杆上,清理板的底面安装有刷毛且刷毛的末端与过滤板表面贴合连接,所述过滤板安装在进风管管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轶蓉,未经周轶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