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进粉料无尘双动力制浆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009.2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虎;刘利强;牛伟;牛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F15/06;B01F15/02;B01F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耿恩华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进粉料无尘双 动力 制浆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进粉料无尘双动力制浆釜,包括制浆釜体,制浆釜体上设置有釜盖,釜盖上连接有高速搅拌装置、低速搅拌装置和气料分离器,所述制浆釜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有内胆、蜂窝板夹套、保温岩棉和保温夹套,所述保温机构和制浆釜体的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配合连接有上液位计、中液位计和下液位计,其分别与制浆釜体的内部连通设置。本发明中在制浆釜体上设置有气料分离器可以很好地实现物料的无尘添加,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杜绝因粉尘问题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负压进粉料无尘双动力制浆釜。
背景技术
制浆釜是粉体物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主要是对液体和粉料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得到混合后的浆液,现有技术中的制浆釜在搅拌时,其搅拌效果不理想,经常会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此外,制浆釜内部的液位情况也难以监控,经常出现添加过量,超设备使用容积的情况,还会产生其它的一些危害,进而会缩短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在吸入粉料时,如果粉料和其它不能很好地分离,分离与气体则会共同向外排放,进而会造成环境以及车间的污染,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进粉料无尘双动力制浆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进粉料无尘双动力制浆釜,包括制浆釜体,制浆釜体上设置有釜盖,釜盖上连接有高速搅拌装置、低速搅拌装置和气料分离器,所述制浆釜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有内胆、蜂窝板夹套、保温岩棉和保温夹套,所述保温机构和制浆釜体的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配合连接有上液位计、中液位计和下液位计,其分别与制浆釜体的内部连通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速搅拌装置包括高速电机、轴承箱一、联轴器一、主轴、固定套管和搅拌叶片,固定套管套设在主轴的外侧,主轴的一端穿过轴承箱一且通过联轴器一与高速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搅拌叶片连接,轴承箱一的顶端与高速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套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箱一上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箱一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密封盖,该第一密封盖与轴承箱一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O型圈,第一密封盖与主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油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低速搅拌装置包括低速电机、轴承箱二、联轴器二、搅拌轴和搅拌桨叶,搅拌轴的一端穿过轴承箱二且通过联轴器二与低速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搅拌桨叶连接,轴承箱二的顶端与低速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搅拌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箱二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盖,该第二密封盖与轴承箱二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O型圈,第二密封盖与搅拌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油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浆釜体的底部设置有PH值传感器,该PH值传感器穿过制浆釜体伸入到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夹套的底端设置有夹套介质进口和夹套介质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浆釜体的底部设置有料温传感器和气动罐底阀,该料温传感器伸入到制浆釜体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浆釜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低速搅拌下支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夹套的外壁上设置有支耳,该支耳设置有多个,且分别等间距的设置在保温夹套的外壁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浆釜体的顶端设置有法兰,该法兰与釜盖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