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4603.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祁勇翔;缪永生;聂芳芳;唐乃杰;罗雷;王阿玲;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脉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 ||
1.一种药物球囊,包括依次设置的远端锥部、支撑部和近端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支撑部的远端边缘与所述远端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近端边缘与所述近端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圆柱状表面分布有多个供药物微粒制剂通过的微孔;
所述远端锥部包括由远及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管部、第一锥形部和第一流道,所述第一管部的远端封闭;所述第一锥形部呈圆锥形,直径由远及近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流道为环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边缘和所述支撑部的远端边缘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对照血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一流道在圆周方向上仅通过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边缘与对照血管的内壁接触;
所述近端锥部包括由近及远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二管部、第二锥形部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二管部与外部药物微粒制剂连通,用于将药物微粒制剂输入所述支撑部的内部;所述第二锥形部呈圆锥形,直径由近及远逐渐变大;所述第二流道为环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大直径边缘和所述支撑部的近端边缘之间;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对照血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二流道在圆周方向上仅通过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大直径边缘与对照血管的内壁接触;
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药物球囊轴向的截面,呈顶端开口的弧形轨迹,所述弧形轨迹由所述支撑部的远端边缘起始,终止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边缘,且所述弧形轨迹的起始点的切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为σ1,0°≤σ1<90°,所述弧形轨迹的终止点的切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为σ2,0°≤σ2<90°;和/或
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药物球囊轴向的截面,呈顶端开口的弧形轨迹,所述弧形轨迹由所述支撑部的近端边缘起始,终止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大直径边缘,且所述弧形轨迹的起始点的切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为σ3,0°≤σ3<90°,所述弧形轨迹的终止点的切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为σ4,0°≤σ4<90°;
距离所述支撑部的远端边缘最近的一列所述微孔的轮廓的最远端点,到所述支撑部的远端边缘的距离为0.01-1.0mm;和/或
距离所述支撑部的近端边缘最近的一列所述微孔的轮廓的最近端点,到所述支撑部的近端边缘的距离为0.01-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微孔,和/或
所述第二流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远端边缘和近端边缘之间的圆柱状表面上,分布有至少一个槽型结构,至少一个所述槽型结构沿所述支撑部的轴向和/或圆周方向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结构为沿所述支撑部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环形槽,或者为沿所述支撑部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槽,或者为沿所述支撑部的轴向延伸的长直槽,或者为平行于所述支撑部轴向的矩形槽;各所述槽型结构之间相互连通或相互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开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各所述槽型结构之间的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和/或所述微孔开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各所述槽型结构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表面的各槽型结构所对应的空白血管的表面积之和占目标长度血管的表面积的比例为0-8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靠近其远端边缘和近端边缘位置的表面均为圆环状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脉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脉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6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收发前端封装结构及系统
- 下一篇:锂二次电池以及其中使用的非水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