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结构模板的套壁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988.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善良;陈琛;朱恒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E21D5/12;E21D5/06;E21D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模板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矿井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模板的套壁施工方法,待井筒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井筒设计图纸进行预制结构模板的设计及加工,得到预制模板;待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预制模板支设,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直接进行上层模板安装,并依次浇筑。通过上述施工方法,不需要拆除模板,可提高施工进度,加快施工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结构模板的套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立井套壁施工,因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受力条件,在立井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立井井筒套壁施工工艺主要有滑模和倒模两种施工方法。
滑模施工是利用自带顶升装置的大模板,在钢筋绑扎结束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通过顶升装置使模板上升,做到连续施工。该施工工艺优点是连续浇筑不产生接茬缝,缺点是混凝土出模强度低,快速施工难以控制施工质量。倒模施工主要是利用多套金属组合小模板,在钢筋绑扎完成后依次进行支模、浇筑混凝土,待下层模板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小模板,并将进行重复施工,该施工工艺因其出模混凝土强度较高,井壁成型质量较好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存在拆运模板、多层吊盘作业和炸模风险,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规程》也对其施工进度做了较为严格的限定。两种施工工艺其速度都受到相应工艺条件限制,都难以加快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结构模板的套壁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立井套壁施工效率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基于结构模板的套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井筒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所述井筒设计图纸进行预制结构模板的设计及加工,得到预制模板;
待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所述预制模板支设,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直接进行上层模板安装,并依次浇筑。
其中,预制结构模板的设计及加工包括:
确定所述预制结构模板尺寸及内预埋管线、预留洞口、预留灯槽和预埋传感器的定位尺寸。
其中,预制结构模板的设计及加工还包括: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所述结构模板自身强度和连接强度进行计算。
其中,所述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所述结构模板自身强度和连接强度进行计算,具体步骤为:
首先根据混凝土重力密度、初凝时间、浇灌速度、施工温度信息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
然后再根据振捣和倾倒附加荷载,计算总荷载;
最后根据总荷载和模板形状、尺寸、材质,验算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其中,预制结构模板的设计及加工还包括:
对预制结构模板的选材厚度、连接强度、预留及预埋位置进行优化。
其中,对预制结构模板的连接强度、预留及预埋位置进行优化的具体标准为:
预埋管线需避开牛腿位置,并考虑管线预埋对井壁模板强度的影响;
模板间的连接需满足强度、刚度及密封性要求。
其中,在预制模块设计及加工后,将预制模块进行分层,每层分为若干块模块进行预制,在每层模块预制完成后进行预组装。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结构模板的套壁施工方法,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所述预制模板支设,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直接进行上层模板安装,并依次浇筑,不拆除模板,让模板与结构稳定结合并成为其组成部分。结构模板在结构中主要起预埋造型、初始支撑和后期辅助受力的作用,后浇混凝土起主要受力作用,通过上述施工方法,不需要拆除模板,可提高施工进度,加快施工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