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5034.2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科鼎特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0 | 分类号: | B29D29/00;C08L67/02;C08L23/06;C08K7/14;C08K3/34;B29K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捆扎 生产工艺 | ||
1.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绳有以下原料制成:PET原料40%-70%、回收料20%-30%、玻璃纤维5%-10%、聚乙烯3%-12%、蒙脱土6%-15%、偶联剂1%-6%和乙酸乙酯8%-15%;
该捆扎绳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P1、按照适量百分比称量各成分;
P2、将回收料投入到清水中进行浸泡,持续4小时至5小时,取出后进行冲洗,然后干燥,得到干燥回收料;
P3、对干燥回收料进行破碎,过筛形成颗粒料;
P4、将PET原料和颗粒料投入到真空搅拌机中,在45转每分钟至60转每分钟速率下,均匀搅拌30分钟至40分钟,并且进行负压抽真空,去除夹杂的其他易挥发杂质,形成混合物料;
P5、将混合物料投入到熔融机中,加热至熔融状态,挤出形成棒料;
P6、将棒料进行二次切割粉碎,形成切割颗粒和粉末物料;
P7、将称量的原料混合切割物料和粉末物料,重新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然后加入熔融机,加热形成熔融物料;
P8、将熔融物料投入挤出机进行混炼塑化,经过模具端口挤出型坯,并持续拉伸延展,形成带状绳子;
P9、对带状绳子进行回火,然后冷却定型,形成定型绳子;
P10、将定型绳子通过打捆机进行缠绕打捆,形成绳子料捆,称重后切断,即可完成捆扎绳的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料包括回收的PET瓶体、PET棒料、PET壳体以及PET绳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2步骤的冲洗干燥采用流水冲洗,且通过热风烘干进行干燥,热风温度为120摄氏度至130摄氏度,持续2小时至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4步骤的负压抽真空压力为-800KPa至-600KPa,且搅拌温度为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6步骤的切割粉碎采用切割机进行长度切割,且保持切割物料粒径为3毫米至3.8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7步骤的搅拌混合还包括对混合物料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60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预热温升速率为20度每分钟至25度每分钟,且预热保温持续15分钟至20分钟后进行熔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8步骤的混炼塑化温度为260摄氏度至280摄氏度,拉伸温度为210摄氏度至230摄氏度,且带状绳子宽度为1.35厘米至1.55厘米,且厚度为0.75毫米至0.8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9步骤的冷却定型温度为60摄氏度至70摄氏度,且采用金属滚筒在转动过程中换热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10步骤的缠绕打捆形成盘状捆结构,且每捆重量为10千克,重量公差为+50克至+10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科鼎特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泰安科鼎特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0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