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于SMC模压的蒸汽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5291.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4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孙明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赫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6 | 分类号: | B29C70/46;B29C70/54;B29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smc 模压 蒸汽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利用于SMC模压的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单元(1);
下模单元(2),所述下模单元(2)适配上模单元(1)设置;
蒸汽供热单元(3),所述蒸汽供热单元(3)分别与上模单元(1)和下模单元(2)连接;
回水单元(4),所述回水单元(4)分别与上模单元(1)和下模单元(2)连接;
所述蒸汽供热单元(3)包括:
蒸汽总管路(31),所述蒸汽总管路(31)上沿蒸汽输送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高温截止阀、第一减压阀、以及第二高温截止阀;
蒸汽分管路(32),两个所述蒸汽分管路(32)连接于所述蒸汽总管路(31)上,所述蒸汽分管路(32)上沿蒸汽输送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手动球阀、第二减压阀;
蒸汽软管(33),六个所述蒸汽软管(33)三三一组分别与蒸汽分管路(32)连接,其中三个所述蒸汽软管(33)与上模单元(1)连接,其中另三个所述蒸汽软管(33)与下模单元(2)连接,所述蒸汽软管(33)上安装有第三高温截止阀;
所述回水单元(4)包括:
回水软管(41),六个所述回水软管(41)三三一组,其中三个所述回水软管(41)与上模单元(1)连接,其中另三个所述回水软管(41)与下模单元(2)连接,所述回水软管(41)上安装有第四高温截止阀;
回水分管路(42),所述回水分管路(42)设有两个,所述回水软管(41)远离上模单元(1)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回水分管路(42)连接,所述回水软管(41)远离下模单元(2)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回水分管路(42)连接,所述回水分管路(42)沿回水输送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二手动球阀、疏水阀、第三手动球阀,所述回水分管路(42)上连接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安装有电动球阀,所述旁通管路一端位于第二手动球阀和疏水阀之间,所述旁通管路另一端位于疏水阀和第三手动球阀之间;
回水总管路(43),所述回水分管路(42)连接于回水总管路(43)上,所述回水总管路(43)上沿回水输送方向依次安装有观望镜和第五高温截止阀;
蓄水池(44),所述回水总管路(43)连接于蓄水池(44)内;
所述下模单元(2)包括:
下模顶升座(21),所述下模顶升座(21)安装于模温机上;
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开设于所述下模顶升座(21)顶端;
竖槽(23),两个所述竖槽(23)对称开设于所述固定槽(22)内壁上;
滑块(24),所述滑块(24)滑动连接于所述竖槽(23)内;
第一弹簧(35),所述第一弹簧(35)设于所述竖槽(23)内,所述第一弹簧(35)一端与所述滑块(2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5)另一端与所述竖槽(23)内壁连接;
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板(25)位于所述固定槽(22)内,所述支撑板(25)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块(24)之间;
动力室(26),所述动力室(26)设于所述下模顶升座(21)内;
驱动电机(27),所述驱动电机(27)安装于所述动力室(26)内;
第一转轴(28),所述第一转轴(28)横向设于所述动力室(26)内,所述第一转轴(28)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27)输出端;
上传动室(29),两个所述上传动室(29)以固定槽(22)为中心对称设于所述下模顶升座(21)内,所述上传动室(29)位于动力室(26)上方;
下传动室(20),两个所述下传动室(20)以固定槽(22)为中心对称设于所述下模顶升座(21)内,所述下传动室(20)位于所述上传动室(29)下方;
抵块安装槽(34),两个所述抵块安装槽(34)对称开设于所述固定槽(22)内壁上,所述抵块安装槽(34)位于所述竖槽(23)上方;
楔形抵块(36),所述楔形抵块(36)安装于所述抵块安装槽(34)内;
第二转轴(37),所述第二转轴(37)一端伸入上传动室(29)内,所述第二转轴(37)另一端伸入动力室(26)内;
第一斜齿轮(38),一对啮合的所述第一斜齿轮(38)设于所述动力室(26)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斜齿轮(38)安装于第一转轴(28)上,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斜齿轮(38)安装于第二转轴(37)上;
转动齿轮(39),所述转动齿轮(39)位于所述上传动室(29)内,所述转动齿轮(39)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37)上;
环槽,所述环槽以第二转轴(37)为中心周向开设于所述转动齿轮(39)底端;
T型滑块(46),所述T型滑块(46)滑动连接于所述环槽内;
第一传动齿条(47),所述第一传动齿条(47)一端伸入上传动室(29)内,并与所述T型滑块(46)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条(47)另一端伸入下传动室(20)内;
卡块安装槽(30),所述卡块安装槽(30)开设于所述竖槽(23)槽底端,所述卡块安装槽(30)靠近下传动室(20)设置;
楔形卡块(45),所述楔形卡块(45)安装于所述卡块安装槽(30)内;
第二弹簧(49),所述第二弹簧(49)设于所述卡块安装槽(30)内,所述第二弹簧(49)一端与所述卡块安装槽(30)槽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9)另一端与所述楔形卡块(45)连接;
卡口,所述卡口开设于所述滑块(24)上,所述卡口适配楔形卡块(45)设置;
第二传动齿条(48),所述第二传动齿条(48)一端伸入卡块安装槽(30)内,并穿设所述第二弹簧(49)与所述楔形卡块(45)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条(48)另一端伸入下传动室(20)内;
第三转轴(40),所述第三转轴(40)安装于所述下传动室(20)内;
第一传动齿轮(51)、第二传动齿轮(5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1)和第二传动齿轮(52)同轴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40)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1)与第一传动齿条(47)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2)与第二传动齿条(48)啮合;
压块安装槽(53),所述压块安装槽(53)开设于所述上传动室(29)内壁远离抵块安装槽(34)端;
压块,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压块安装槽(53)内;
竖板(54),所述竖板(54)竖直设于所述上传动室(29)内,所述竖板(54)靠近压块安装槽(53)设置,且所述竖板(54)与压块连接;
第三弹簧(55),所述第三弹簧(55)设于所述上传动室(29)内,所述第三弹簧(55)一端与所述竖板(54)靠近压块端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5)另一端与所述上传动室(29)内壁连接;
第三传动齿条(56),所述第三传动齿条(56)一端伸入抵块安装槽(34)内,并与所述楔形抵块(36)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条(56)另一端伸入上传动室(29)内,并与所述竖板(54)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条(56)适配转动齿轮(39)设置;
绳体(57),所述绳体(57)一端伸入压块安装槽(53)内,所述绳体(57)另一端穿设下传动室(20)、伸入卡块安装槽(30)、并穿设所述第二弹簧(49)与所述楔形卡块(45)连接;
支撑块(58),所述支撑块(58)安装于所述固定槽(22)内;
斜台,两个所述斜台对称开设于所述支撑块(58)侧端靠近底端位置,所述斜台适配所述楔形抵块(36)设置,所述支撑块(58)侧端靠近底端呈收口式设置;
模具加热板(59),所述模具加热板(59)安装于所述支撑块(58)顶端,蒸汽软管(33)和回水软管(41)均与模具加热板(59)连接;
升降传动室(50),两个所述升降传动室(50)以固定槽(22)为中心对称设于所述下模顶升座(21)内,所述升降传动室(50)连通于固定槽(22)内,所述升降升降传动室(50)位于上传动室(29)上方,所述第二转轴(37)远离第一斜齿轮(38)端伸入升降传动室(50)内;
动力箱(61),所述动力箱(61)安装于所述升降传动室(50)内,所述动力箱(61)靠近固定槽(22)端呈敞口设置;
输送辊(62),两个所述输送辊(62)安装于所述动力箱(61)内,部分所述输送辊(62)露出敞口设置;
摩擦输送带(63),所述摩擦输送带(63)套设于两个所述输送辊(62)上;
连接臂(64),两个所述连接臂(64)呈平行设置,所述连接臂(64)一端铰接于所述升降传动室(50)内壁上,所述连接臂(64)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动力箱(61)上;
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所述升降传动室(50)内壁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64)远离动力箱(61)端连接;
齿条安装槽,所述齿条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升降传动室(50)内壁上;
第四传动齿条(65),所述第四传动齿条(65)通过第五弹簧安装于所述齿条安装槽内,所述第四传动齿条(65)抵设于所述动力箱(61)靠近连接臂(64)端;
离心盘(66),所述离心盘(66)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37)上;
离心槽,多个所述离心槽周向开设于所述离心盘(66)上;
离心楔形块(67),所述离心楔形块(67)通过第六弹簧安装于所述离心槽内,所述离心楔形块(67)适配第四传动齿条(65)设置;
第四转轴(68),所述第四转轴(68)安装于所述升降传动室(50)内,所述第四转轴(68)位于第四传动齿条(65)下方;
第二斜齿轮(69),一对啮合的所述第二斜齿轮(69)设于所述升降传动室(50)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斜齿轮(69)安装于第四转轴(68)上,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斜齿轮(69)安装于第二转轴(37)上;
带轮(60),两个带轮(60)设于所述升降传动室(50)内,其中一个所述带轮(60)安装于第四转轴(68)上,其中另一个所述带轮(60)位于所述动力箱(61)侧端,并与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62)连接;
传动带(71),所述传动带(71)套设于两个所述带轮(6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赫家居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赫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2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部姿态估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