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吸头包扎装置、包装盒及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5379.8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世琦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B65B13/24;B65B13/18;B65D25/5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大成君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7 | 代理人: | 张伯坤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吸头 包扎 装置 包装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次性吸头包扎装置、包装盒及分析仪,包括提手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锁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为水平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设置U型舌;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竖直固定带、第一细带和第二细带,所述第一细带和第二细带之间为漏空结构;所述锁带的两侧均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还设置有第三开口和T型豁口;所述提手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锁带为整体材料模切成型;在包扎时,所述第一固定带的U型舌自所述锁带内侧穿过所述第三开口并卡合于所述T型豁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在装置吸头过程中包扎材料掉落的技术难题,解决了现有的包扎技术存在偏心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次性吸头包扎装置、包装盒及分析仪。
背景技术
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需要用到分析仪,在分析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一次性耗材—吸头,为了提高检测分析的效率,吸头会装载于吸头层板上,单层吸头层板可装载24、48、96及以上的吸头,现有的分析仪,需将多层吸头层板同时装载于分析仪,如2层、3层吸头层板同时装载,实现将多层吸头层板进行整体定位,从而间接对每个吸头进行定位。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在将多层吸头层板装载入分析设备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一是在装载过程中,需要双手操作,且有部分吸头层板包扎材料掉入分析仪而可能影响正常运行,二是包扎后的吸头层板在装载过程中,存在偏心的技术问题,影响装载成功率和装载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吸头包扎装置、包装盒及分析仪,以实现包扎后的吸头高效、稳定地装载,避免因添加吸头而影响分析仪正常运行,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吸头包扎装置,包括提手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锁带;
所述第一固定带为水平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设置U型舌;
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竖直固定带、第一细带和第二细带,所述第一细带和第二细带之间为漏空结构;
所述锁带的两侧均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还设置有第三开口和T型豁口;
所述提手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锁带为整体材料模切成型;
在包扎时,所述第一固定带的U型舌自所述锁带内侧穿过所述第三开口并卡合于所述T型豁口,实现自锁,所述第一细带和第二细带穿过吸头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细带和第二细带分别自所述锁带内侧穿过第一开口并拉紧,再卡合于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置豁口。
优选地,所述提手带、第一固定带在平展状态时,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的U型舌部设置第一折痕。
优选地,所述提手带设置第二折痕和第三折痕。
优选地,所述第一细带和第二细带的弯折处设置第五折痕。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弯折处设置第六折痕,所述第一固定带和锁带之间设置第四折痕。
优选地,所述锁带端部为弧形。
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盖子处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尺寸与上述任一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次性吸头包扎装置的手提带尺寸相对应。
一种分析仪,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次性吸头包扎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世琦,未经宋世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理石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调查信息移动采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