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6050.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霞;祝子倩;马斌;陈杰;李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市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正极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取粒径较大的第一颗粒活性物质和粒径较小的第二颗粒活性物质,称取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剂剂;步骤(B):将第一颗粒活性物质、第一导电剂、第一粘结剂混合制得第一浆料;步骤(C):将第二颗粒活性物质、第二导电剂、第二粘结剂混合制得第二浆料;步骤(D):将第一浆料和第二浆料混合制得活性浆料。本发明的一种活性浆料的制备方法,称取不同粒径的颗粒活性物质,将第一颗粒活性物质、第二颗粒活性物质分别与不同质量份数比的导电剂和粘结剂进行混合,再将二者混合使浆料分散更均匀,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技术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比能量密度,使其在移动设备、电动工具以及电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变为用户需求的一大关键点。
现有的电池在制备过程中存在浆料分散不均匀现象,电芯在制作完成后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尤其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极片会出现局部失效的现象。由于极片不同部位的充放电能力不同导致极片的不同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效,从而影响电芯的厚度及平整度,并且循环出现快速衰减,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能,故亟需一种解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活性浆料的制备方法,称取一定量的第一颗粒活性物质与第二颗粒活性物质,将第一颗粒活性物质、第二颗粒活性物质分别与不同质量份数比的导电剂和粘结剂进行混合,再将二者混合使浆料分散更均匀,一致性好,涂覆极片后厚度、平整度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种活性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分别选取第一颗粒活性物质和第二颗粒活性物质,所述第一颗粒活性物质的粒径大于第二颗粒活性物质的粒径;分别称取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剂剂,所述第一导电剂的质量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剂的质量;
步骤(B):将所述第一颗粒活性物质与所述第一导电剂、第一粘结剂混合制得第一浆料;
步骤(C):将所述第二颗粒活性物质与所述第二导电剂、第二粘结剂混合制得第二浆料;
步骤(D):将所述第一浆料和所述第二浆料混合制得活性浆料。
作为本发明一种活性浆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颗粒活性物质、所述第一导电剂和所述第一粘结剂的质量份数比为94.5~98.5:0.8~2.5:1~3。
作为本发明一种活性浆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颗粒活性物质、所述第二导电剂和所述第二粘结剂的质量份数比为94.5~98.5:0.5~2.0:1~3。
作为本发明一种活性浆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颗粒活性物质的粒径Dv50为15~20μm。
作为本发明一种活性浆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颗粒活性物质的粒径Dv50为3~6μm。
作为本发明一种活性浆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颗粒活性物质与所述第二颗粒活性物质的质量份数比为9~5:1~5。
作为本发明一种活性浆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第一浆料的固含量为80%~90%,步骤(C)中第二浆料的固含量为80%~90%。
优选地,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粘结剂为聚丙烯酸、聚偏二氟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