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智能电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6280.X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费贵淮;武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先行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G07F15/06;G07F15/10;G07F9/02;G07F9/10;G08B21/24;G08B5/36;B08B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彭佳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电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电表,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表技术领域。该多功能智能电表,固定螺栓将输出电线和输入电线一端的线芯向下移动与导电管的内部接触并固定,再转动挤压环,使挤压环的一端收缩挤压管的一端,这样可以通过挤压管的内部将输出电线和输入电线夹住,使输出电线和输入电线通过固定板与电表本体连在一起,让输出电线和输入电线受外力不会从对接孔出来,提高输出电线及输入电线连接与通过固定板与电表本体连接的效果,翻开防护盖将IC充值卡插入充值卡槽的内部,盖板顶部的铲板和擦拭杆将IC充值卡两侧的灰尘擦去,防止IC充值卡两侧的灰尘落入电表本体内部,提高IC充值卡与电表本体内部的铁芯接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智能电表的主要类型有IC卡电表,用户持IC卡到供电部门交款购电,供电部门用售电管理机将购电量写入IC卡中,用户持IC卡在感应区刷非接触式IC卡(简称刷卡),即可合闸供电,供电后将卡拿走。当表内剩余电量等于报警电量时,拉闸断电报警(或蜂鸣器报警),此时用户在感应区刷卡即可恢复供电;当剩余电量为零时,自动拉闸断电,用户必须再次持卡缴费购电,才可以恢复用电。
目前各个家庭使用的多功能智能电表,在使用时,大部分的多功能智能电表的输出电线和输入电线受外力的影响,让输出电线和输入电线会从对接孔拔出,或者智能电表内部的电流从智能电表内部漏出没有提示,让工作人员在检修智能电表时,会因为漏电造成意外事故,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智能电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电表,解决了智能电表内部的电流从智能电表内部漏出没有提示,让工作人员在检修智能电表时,会因为漏电造成意外事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智能电表,包括电表本体,所述电表本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电表本体的外部的套接有漏电提示机构,所述漏电提示机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扣。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开设有四组对接孔,所述固定盖的顶部开设有四组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电指示灯,所述通电指示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指针组件,所述通电指示灯位于对接孔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对接孔的正上方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贯穿对接孔并延伸至对接孔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且位于对接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管,所述挤压管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挤压环。
优选的,所述漏电提示机构包括对接仓,所述对接仓顶部的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对接仓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铁片,所述对接铁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的一端贯穿对接仓并延伸至对接仓的底部,所述对接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防护盖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附铁块,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提示灯。
优选的,所述电表本体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电表本体的顶部且位于显示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指示板,所述电表本体的顶部且位于指示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按钮,所述电表本体的顶部且位于调节按钮的右侧开设有充值卡槽,所述充值卡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指示板的从左至右固定连接有跳闸指示灯、脉冲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指针组件包括对接套管,所述对接套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对接指针,所述对接套管内表面的底部与对接指针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对接指针的顶部与通电指示灯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先行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先行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