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6621.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儒;张凯;侯少康;王兴旺;庄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自动 检修 系统 | ||
1.一种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包括:
检修车(1)、工控机(2)、安装在检修车(1)上的磁悬浮工作平台(3)、支撑调节部件(4)、非接触检测装置(5)和视觉避障探头(8);
所述工控机(2)为整个自动检修系统提供驱动动力以及控制信号;
所述磁悬浮工作平台(3)包括:第一磁悬浮板(31)、第二磁悬浮板(32)和工作平台(33);所述第一磁悬浮板(31)固定在检修车(1)的车身上;所述第二磁悬浮板(32)的底面和第一磁悬浮板(31)相对,上面和工作平台(33)连接;
所述视觉避障探头(8)固定在所述检修车(1)的车身底部;
所述非接触检测装置(5)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支撑调节部件(4);所述支撑调节部件(4)安装在所述检修车(1)上的所述磁悬浮工作平台(3)的工作平台(33)上;
所述非接触检测装置(5)包括:第一操作平台(51)、安装第一操作平台(51)上的干涉缝结构(513)、探照灯(52)和多个摄像机;所述探照灯(52)置于所述干涉缝结构(513)的正下方,且其的照射光对着所述干涉缝结构(513),且经所述干涉缝结构(513)透过的光能够照射到隧道顶部及两侧;
所述干涉缝结构(513)包括:带缝平板(5131)、滚轴(5132)、可伸缩立板(5133);通过所述可伸缩立板(5133)调节带缝平板(5131)的上下高度,通过所述滚轴(5132)调节带缝平板(5131)的左右位置;
所述工控机(2)控制多个摄像机对隧道进行拍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缝结构(513)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平台(51)的台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检测装置(5)还包括:
红外扫描仪(56);
所述红外扫描仪(56)固定在第一操作平台(51)的台板上,且其射出的红外光线对着隧道顶部以及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修系统还包括:
接触检测装置(6);
所述接触检测装置(6)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支撑调节部件(4);所述支撑调节部件(4)安装在检修车(1)上;
所述接触检测装置(6)包括第二操作平台(61)和在第二操作平台(61)安装的能够测量隧道缺陷的声波探头(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平台(61)包括:
气囊(613)和导轨(614);
所述导轨(614)为两个,平行固定在第二操作平台(61)的台板上;气囊(613)夹在两个导轨(614)中间,随着气囊(613)的膨胀或收缩能够沿导轨(614)上下运动;所述声波探头(63)连接在气囊(613)上,随着气囊(613)的膨胀或收缩实现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检测装置(6)还包括:回弹仪(62);
所述第二操作平台(61)包括:固定底座(615)、弹簧(616)和顶板(617);
所述固定底座(615)与第二操作平台(61)的台板固接,顶板(617)通过弹簧(616)与固定底座(615)连接,回弹仪(62)置于固定底座(615)中,且顶板(617)在第二操作平台(61)上的高度略大于回弹仪(62)的高度;弹簧(616)处于自然状态时,顶板(617)高度高于回弹仪(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修系统还包括:
探地雷达(7);
所述探地雷达(7)安装在检修车(1)的车身底部,并且能够上下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的自动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车(1)包括:
车身(11),车轮(12)和撑靴(13);
所述车轮(12)通过轮毂架安装在车身(11)底部;撑靴(13)连接在车身(11)的四周,其能够向外伸缩并撑在地面上稳定车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6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