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6828.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叶鹏;刘思奇;关多娇;屈科明;杨硕;王士元;王枫淇;李天岳;魏靖晓;张政斌;杨宏宇;王子赫;邵旸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邵明新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均衡 技术 单体 放电 运行 模型 | ||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其建立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提高了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的可靠性。获取储能单体各部分的运行参数。设定储能单体的输入(出)功率关于荷电状态的自适应均衡充、放电函数。设定储能单体的即刻荷电状态的充、放电运行函数。设定储能单体充、放电时荷电状态的即刻运行点。选取储能单体适当的即刻运行点和即刻运行区间,选取的是浅充、浅放荷电点和荷电中点的中值,将上述选取的即刻运行点和即刻运行区间代入。将自适应均衡技术应用于典型工业园区配置的储能单体上,实现各储能单体的自适应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
背景技术
分布式储能单体功率和容量较小,接入位置灵活,通常集中在用户侧、微电网中,可用于调峰、调频、提高电网供电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然而,各储能单体的充、放电运行特性各异,主要体现在:额定容量、额定功率。这两者都是静态参数。当构建储能单体的充、放电运行模型时,若仅以额定容量、额定功率作为模型的指标,它们不能表示储能单体的动态变化,很容易造成储能单体在响应过程中的体内差异。而且,储能单体在进入电网响应时,剩余容量、输出(入)功率、荷电状态都是时变的,应满足在某一时刻,储能单体的即刻荷电状态较高(低)的储能单体率先进行功率输出(入),剩余容量较大(小)的储能单体承担较多(少)的输出份额。因此,应存在一种有效的模拟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特性的技术模型,把各储能单体的容量、功率、荷电状态的即刻动态变化行为全部计入其中,并且这种技术手段能将储能单体的充、放电运行特性规定在有比较空间的同一范围内,使各储能单体间的差异变得相对均衡。
目前,国内外关于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的研究有:有专家基于聚合效应对各个储能进行调度,通过设置充放电函数和功率分配方式,能够将充、放电效率不同的储能实现合理分配;有专家基于改进K-means算法,考虑分布式储能单体的参数差异,能够在不改变分布式储能总出力的条件下优化了储能单体内部的能量分配;有专家将全景理论应用于多储能聚合优化运行控制中,从而得到能量最低的储能单体分组对应情况。但上述研究都只局限于考虑储能单体的能量最优分配,而实现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时均衡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获取储能单体各部分的运行参数;
设定储能单体i的输入(出)功率关于荷电状态的自适应均衡充、放电函数p(si)c、p(si)d;
设定储能单体i的即刻荷电状态si的充、放电运行函数f(si)c、f(si)d;
设定储能单体i充、放电时荷电状态的即刻运行点scn、sdn:
选取储能单体i适当的即刻运行点和即刻运行区间,scn=(sshc+smid)/2、sdn=(smid+sshd)/2选取的是浅充、浅放荷电点和荷电中点的中值,该点接近荷电中点,储能单体在该点附近运行时,能较好地体现储能单体浅充浅放的特性;lcn=smid-smin、ldn=smax-smid选取的是最小、最大荷电点和荷电中点的运行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多圈电位器的闸门高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工业废水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