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热电联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深度背压机组工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6956.5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傅瑞生;张健;叶亚飞;张金辉;李正凯;王波涛;刘杨;张旭;周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7/22 | 分类号: | F01K7/22;F01K7/24;F01K7/38;F01K7/40;F01K7/44;F01D17/10;F01D15/10;F22D1/50;F24D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电 联产 临界 一次 深度 机组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热电联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深度背压机组工艺系统,涉及供热发电领域。具体包括锅炉、背压式汽轮机和化水车间。背压式汽轮机连有发电机。锅炉包括过热器、再热器。背压式汽轮机包括高压缸和中低压缸。过热器出汽端和高压缸进汽端之间连通。再热器进汽端和高压缸排汽端之间连通。再热器出汽端和中低压缸进汽端之间连通。再热器热段管路上设有中压外供蒸汽出口。化水车间和锅炉之间通过给水管路连通。给水管路上设有除盐水泵、轴封加热器、除氧器、加热器等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进入背压汽轮机的蒸汽初参数,降低了汽轮机背压参数,可输出两种品质的工业蒸汽,回热系统无节流损失,可实现对中低压缸排汽的热质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热电联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深度背压机组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大型电厂中大多采用锅炉燃烧产生蒸汽,从而带动汽轮机对发电机做功。在发电的同时,生产的蒸汽还可以配套进行使用。现有的配套机组工艺流程单一,虽然能有效进行发电和供热,但是并不能有效的利用各个环节的可利用能源,常规背压机组循环热效率偏低,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电联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双抽深度背压机组工艺系统,可产出两种参数蒸汽(中压蒸汽:4.4MPa/430℃,低压蒸汽1.3MPa/280℃)。相比与传统高压/超高压锅炉配套常规背压背压式汽轮机工艺,该提高了进入背压汽轮机的蒸汽压力,降低了汽轮机背压参数,增加了一次再热,提高了机组循环热效率。汽轮机深度背压排汽直接进入低压除氧器作为热源,回热系统无节流损失。在机组启动时,通过在低压除氧器上设置溢流中继水泵,可实现对中低压缸排汽的热质回收。在背压式汽轮机做功发电的同时,背压式汽轮机可产出两种不同参数的工业蒸汽,并可通过补水实现热平衡。在背压式汽轮机不启动时,依然可通过旁路系统获得两种参数的工业蒸汽,保证稳定的外供汽量。同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有效,能极大的利用现有的能耗,降低能源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热电联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深度背压机组工艺系统,包括锅炉、背压式汽轮机和化水车间。所述背压式汽轮机连设有发电机。所述锅炉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所述背压式汽轮机包括高压缸和中低压缸。
所述锅炉的过热器出汽端和高压缸的进汽端之间通过高压管路相连通。
所述锅炉再热器进汽端和高压缸的排汽端之间通过再热器冷段管路相连通。
所述锅炉的再热器出汽端和中低压缸的进汽端之间通过再热器热段管路相连通。
所述再热器热段管路上设有中压外供蒸汽出口。
所述化水车间和锅炉的进水端之间通过给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化水车间和锅炉之间的给水管路上设有除盐水泵、轴封加热器、除氧器、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
作为优化,所述除氧器包括低压除氧器和高压除氧器。所述高压加热器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和第三高压加热器。
所述高压回路上设有一级抽汽管路。所述一级抽汽管路和第三高压加热器相连通。
所述中低压缸从内向外依次设有二级抽汽管路、三级抽汽管路、四级抽汽管路、五级抽汽管路和中低压缸排汽管路。
所述二级抽汽管路和第二高压加热器相连通。
所述三级抽汽管路和第一高压加热器相连通。
所述四级抽汽管路和高压除氧器相连通。
所述五级抽汽管路和低压加热器相连通。
所述中低压缸排汽管路和低压除氧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丁位己内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二氯代二烷基烟腈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