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自支撑BaTiO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604.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安峰;钟高阔;李江宇;黄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32;C04B35/622;B82Y40/00;B82Y30/00;C23C14/28;C23C14/08;C23C14/02;C23C14/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支撑 batio base sub | ||
1.一种柔性自支撑BaTiO3-CoFe2O4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CoFe2O4(CFO)子体和铁电性BaTiO3(BTO)母体,所述CFO子体以纳米柱的形式嵌入所述BTO母体中构成1-3型复合磁电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所述BTO-CFO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为柔性自支撑材料且可摆脱衬底束缚独立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支撑BaTiO3-CoFe2O4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TO-CFO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厚度为60~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支撑BaTiO3-CoFe2O4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FO子体为矩形纳米柱结构,所述CFO子体的横向直径为25~70nm,所述CFO子体呈有序阵列分布于所述BTO母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支撑BaTiO3-CoFe2O4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FO子体和所述BTO母体在界面处为外延生长,其外延生长关系为BTO[001]-CFO[001]。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自支撑BaTiO3-CoFe2O4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特定晶面取向的基片;
(2)在选取的特定晶面取向的基片上制备预溶层;
(3)在预溶层上制备BaTiO3-CoFe2O4(BTO-CFO)层,形成基片/水溶层/BTO-CFO层的多层外延结构;
(4)将制得的多层外延结构浸泡于溶剂中溶解预溶层,基片与BTO-CFO层分离,制得柔性自支撑BTO-CFO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特定晶面取向的SrTiO3(STO)基片;
(2)在选取的特定晶面取向的STO基片上制备Sr3Al2O6(SAO)层;
(3)在SAO层上制备BaTiO3-CoFe2O4(BTO-CFO)层,形成STO/SAO/BTO-CFO多层外延结构;
(4)将制得的STO/SAO/BTO-CFO多层外延结构浸泡于溶剂中溶解SAO层,STO基片与BTO-CFO层分离,制得柔性自支撑BTO-CFO多铁自组装纳米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制备SAO层、步骤(3)中制备BTO-CFO层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SAO层的沉积温度为650~750℃,动态氧分压为1×10-6~5×10-6Torr。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BTO-CFO层的沉积温度为800~850℃,动态氧分压为3×10-2~1×10-1Torr。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过程中激光能量为280~380mJ,激光脉冲频率独立为8~10Hz,沉积时间独立为10~9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6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