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能组件、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8552.X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茹;王运发;段聪聪;佘帅征;刘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14;F24C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燃气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能组件、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该聚能组件包括支架和聚能圈,支架具有聚能面,聚能面围合形成一两端开口的腔体,聚能圈配接于聚能面,包括调节件和圈本体,圈本体上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补给孔,补给孔位于聚能面的下方。其中,圈本体和调节件受控改变相对位置时调节补给孔的开度。本申请能够调节聚能圈供二次空气流通的流通面积来控制二次空气补给量,进而控制燃烧时有害气体的产生量,如此能够在保证燃烧充分的同时,降低损害人体健康的目标气体的产生,有利于用户健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能组件、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把改善家居环境的空气质量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作为家庭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厨房。燃气灶是一种常用的厨房器具,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尤其是氮氧化物对血红蛋白亲和力极强,犹如居家环境中的“汽车尾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降低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损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聚能组件、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该聚能组件、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具有降低燃气灶使用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含量的技术效果。
一种聚能组件,包括:
支架,具有聚能面,所述聚能面围合形成一两端开口的腔体;
聚能圈,配接于所述聚能面,所述聚能圈包括圈本体(1122)及调节件,所述圈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补给孔,所述补给孔位于所述聚能面的下方;
其中,所述圈本体与所述调节件受控改变相对位置时调节所述补给孔的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呈圈状,且与所述圈本体绕第一轴线同轴套接,所述调节件上设有调节孔;
其中,所述圈本体和所述调节件受控改变相对位置时改变所述补给孔与所述调节孔的重叠面积,以调节所述补给孔的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件及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转动件传动连接,并受控驱动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圈本体中的一者相对另一者转动;
所述圈本体和所述调节件受控相对转动时,改变所述补给孔与所述调节孔的重叠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固定部及活动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圈本体中的一者连接;
其中,所述活动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在转动过程中同步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杆件,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杆件可移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圈本体中一者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聚能圈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驱动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盛液盘,所述盛液盘布置于所述聚能圈背离所述聚能面的一侧,所述盛液盘具有绕所述第一轴线环向设置的凹槽,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圈本体设于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或所述圈本体中的一者上沿与第一轴线垂直的方向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凹槽的侧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