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焊管热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8814.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洲;吉海;许全光;刘宪坤;廖军;章燕飞;张洁洁;吕越;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4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杨学强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热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管件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焊管热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对不锈钢焊管进行加热的加热炉以及所述加热炉进口后方的供不锈钢焊管向前旋转式输送的进入输送线和所述加热炉出口前方的供不锈钢焊管向前旋转式输送的出口输送线,所述加热炉中内置有供不锈钢焊管向前穿过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所述出口输送线和所述加热炉出口之间布置有用于对加热后的不锈钢焊管进行冷却的水冷装置,热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焊管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耐蚀合金管或者不锈钢焊管等焊接后为了提高焊缝区域耐蚀性,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温度需要达到固溶温度以上,通常大于1040℃,传统的热处理方式为箱式炉或辊底炉,通过燃烧天然气生产热量对焊管进行加热,对于大口径薄壁管【壁厚/外径小于等于3%】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固溶处理会导致管子严重变形,尤其是像双相不锈钢焊管,热处理后整形困难,整形的同时增加了管子的应力。
现有的还有些通过感应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处理的,如申请号为201610400896.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大口径合金钢管焊接热处理工艺,包括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步骤如下:焊前预热:将需要焊接的合金钢管坡口对接,留出预设的根部间隙,在靠近坡口边缘的两侧管壁上分别贴附远红外陶瓷加热器;将监控热电偶固定于坡口边缘处;根据预设温度对合金钢管进行预热;焊后热处理:焊接后,在焊缝中心位置固定控温热电偶;在焊接后的合金钢管壁上铺设保温棉形成保温层,保温层将远红外陶瓷加热器完全包覆;在保温层上缠绕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在焊缝中心线左右两侧的宽度相等;感应线圈的两端通过中频电缆与中频电源连接;启动中频电源,进行焊后加热,升降温速度S不应大于150℃/h,恒温温度为750℃-770℃,恒温时间T不小于4 h。这种工艺对于加热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加热还不够均匀,而且在焊管的加热处理效率以及冷却处理对于焊管的质量的改进,都存在很大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处理效果更好的不锈钢焊管热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焊管热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对不锈钢焊管进行加热的加热炉以及所述加热炉进口后方的供不锈钢焊管向前旋转式输送的进入输送线和所述加热炉出口前方的供不锈钢焊管向前旋转式输送的出口输送线,所述加热炉中内置有供不锈钢焊管向前穿过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所述出口输送线和所述加热炉出口之间布置有用于对加热后的不锈钢焊管进行冷却的水冷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进入输送线包括一排前后间隔排列并用于对不锈钢焊管左下方部位进行支撑和向前输送的左输入滚轮和一排前后间隔排列并用于对不锈钢焊管右下方部位进行支撑和向前输送的右输入滚轮。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左输入滚轮和所述右输入滚轮中至少有一个是主动轮,所述左输入滚轮和所述右输入滚轮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都向左前方延伸或者向右前方延伸。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出口输送线包括一排前后间隔排列并用于对不锈钢焊管左下方部位进行支撑和向前输送的左输出滚轮和一排前后间隔排列并用于对不锈钢焊管右下方部位进行支撑和向前输送的右输出滚轮。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左输出滚轮和所述右输出滚轮中至少有一个是主动轮,所述左输出滚轮和所述右输出滚轮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都向左前方延伸或者向右前方延伸。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水冷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喷水装置和下喷水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进入输送线的上方设置有能向下抵住不锈钢焊管的上半部分外表面的进入前上限位保持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出口输送线的上方设置有能向下抵住不锈钢焊管经过水冷装置冷却后的部分的上半部分外表面的输出后上限位保持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输出后上限位保持装置包括呈水平铺设状的冷却辊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