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电修复系统及电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9744.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钱;马嘉伟;毛詹晟;应霄;姚桂华;吴东涛;柳丹;阮忠强;钟斌;许静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嘉善县农业农村局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万静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染 土壤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本体;
所述柱本体的外周壁上固定有至少一对上、下对应设置的板框,板框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0°~70°或110°~180°,上、下板框的框架内部放置有通电后能够形成垂直电场的电极片;
所述柱本体的外周壁上还套设且固定有环形套框,环形套框与柱本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隙内放置有通电后能够形成水平电场的电极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的内部开有供电线通过的通道,与所述板框和环形套框位置相对应的通道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道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通孔与电极片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通道与顶部连通;所述柱本体的底部封闭,且底部呈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的一侧壁上开有供电极片插入的插口,其他侧壁内侧设有插槽;在所述板框的一侧面设置支撑板,另一侧面为使电极片裸露在外与污染土壤相接触的窗口,上板框与下板框上设置的窗口位置相对;所述环形套框的框面内设有若干垂直设置的限位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上固定有三对上、下对应设置的板框,每对板框的上板框均设于柱本体的上部,下板框均设于柱本体的下部,板框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均呈45°~60°或120°~135°;所述柱本体上套设有两个环形套框,均设于柱本体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由上、中、下三个可拆卸的分件构成;上分件的上部固定有上板框,下部固定有第一环形套框;下分件的上部固定有第二环形套框,下部固定有下板框;上分件和下分件通过中分件进行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分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向外延伸出一段与上分件和下分件连接的连接段;所述第一环形套框远离中分件的一端密封固定于上分件外周壁上,另一端与上分件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一插入口;所述第二形套框远离中分件的一端密封固定于下分件外周壁上,另一端与下分件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二插入口;上分件和下分件与中分件连接时,上分件和下分件的端面正好与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相对。
8.一种污染土壤用电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修复柱、电场源、检测探头和操作平台;所述电修复柱与电场源电连接;探头与操作平台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电场源也与操作平台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操作平台包括现场手动操作平台和云端操作平台。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染土壤用电修复系统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电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若干根污染土壤用电修复柱插入至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开启电场电源,使污染土壤用电修复柱上同时产生垂直电场和水平电场进行电修复,直至电修复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嘉善县农业农村局,未经浙江农林大学;嘉善县农业农村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7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