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陆空两栖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0138.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甄鹏飞;刘春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陆空 两栖 无人机 及其 飞行 控制 方法 | ||
1.陆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主体(1);所述机身主体(1)上设有收纳机构;所述机身主体(1)上成对设置行驶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用于驱动行驶机构动作,使行驶机构伸展或收纳;所述行驶机构包括收纳臂(2)和行驶架(3);所述收纳臂(2)和行驶架(3)相连接;所述收纳机构用于驱动收纳臂(2)动作,使行驶架(3)收纳至机身主体(1)的两侧;所述机身主体(1)两侧设有凹槽(4);所述收纳机构用于驱动收纳臂(2)动作,使行驶架(3)收纳至对应的凹槽(4)内;所述行驶架(3)的形状为两端同向弯曲的雪橇状;所述凹槽(4)的形状为两端同向弯曲的凹形雪橇状,用于容纳形状为两端同向弯曲的雪橇状的行驶架( 3);所述机身主体(1)为规整的方形外形,且四角倒圆的扁平状;所述凹槽(4)同向弯曲的两端位于机身主体(1)四角的倒圆处;所述行驶架(3)收纳至机身主体(1)的两侧时,机身主体(1)的投影轮廓保持不变;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和行驶机构数量对应的驱动装置;所述机身主体(1)两侧设有容纳空间(5);所述容纳空间(5)内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行驶机构的收纳臂(2)收纳至容纳空间(5)内或从容纳空间(5)内推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移动块(6);所述收纳臂(2)包括两个保持间隙的折叠单臂(7);两个折叠单臂(7)一端铰接在移动块(6)上,另一端固定在行驶架(3)上;所述折叠单臂(7)上设有条形孔(8);两个折叠单臂(7)的条形孔(8)上共同贯穿有固定轴(9);所述固定轴(9)固定在容纳空间(5)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收纳机构为折叠机构;所述移动块(6)用于带动收纳臂(2)翻折,实现收纳臂(2)在收纳状态和伸展状态的转变;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机(10)和柔性螺杆;所述电机(10)用于驱动柔性螺杆转动;所述柔性螺杆通过螺纹连接在移动块(6)上设有的螺纹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机构包括折叠机身部;所述折叠机身部和机身主体(1)铰接;所述收纳机构用于驱动折叠机身部改变相对机身主体(1)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折叠机身部外侧的履带或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5)的外端设有限位口(14);所述限位口(14)用于对收纳臂(2)进行翻转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陆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上设有至少三个涵道(15);所述涵道(15)内设有旋翼(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探测器、控制器、指控端和接收端;所述高度探测器、收纳机构、接收端分别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指控端和接收端无线连接;所述高度探测器用于测定机身主体(1)相对地面的高度信息,并将高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高度信息控制收纳机构工作。
7.一种陆空两栖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陆空两栖无人机,所述飞行控制方法具体为:高度探测器将高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高度信息和设定高度比对;起飞时,若高度信息不低于设定高度,则指控端向接收端发送变形指令,控制器控制收纳机构,使行驶机构从伸展状态转变为收纳状态;降落时,若高度信息低于设定高度,则指控端向接收端发送变形指令,控制器控制收纳机构,使行驶机构从收纳状态转变为伸展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1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初期支护锁脚钢管主动加载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