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重力落塔实验的提升、对准及释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1667.4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金哲岩;杜旭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织女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7/00 | 分类号: | G01V7/00;G01V13/00;G09B2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实验 提升 对准 释放 系统 | ||
1.一种微重力落塔实验的提升、对准及释放系统,包括落塔井(1)、落舱(2)和提升、对准及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对准及释放系统包括导轨组件(4)、升降台组件(5)、电磁铁组件(6)和落舱悬吊组件(7);导轨组件(4)用于为提升、对准及释放系统提供纵向和横向移动;升降台组件(5)设置在导轨组件(4)上,用于停放落舱(2);电磁铁组件(6)设置在升降台组件(5)上,通过电磁作用吸附落舱(2),校准落舱(2)的姿态;落舱悬吊组件(7)设置在电磁铁组件(6)上,用于提升和下放落舱(2);通过提升、对准及释放系统将落舱(2)从落塔井(1)提升,并对落舱(2)的姿态进行校正,为落舱(2)的再次释放试验做准备;
所述落塔井(1)为竖井结构,落塔井(1)内部尺寸大于落舱(2)外部尺寸,为落舱(2)微重力试验提供竖向通道;
所述落舱(2)包括舱体(20)、电磁铁吸盘(21)、对准标杆(22)和吊耳(23);所述舱体(20)头部为锥形结构,整体呈圆锥体结构;所述电磁铁吸盘(21)、多个对准标杆(22)、吊耳(23)均固接在舱体(20)的上表面,且多个对准标杆(22)、吊耳(23)分布在电磁铁吸盘(21)的外围;所述对准标杆(22)呈棒状结构;
所述导轨组件(4)包括导轨支座、导轨、滑块,水平方向上设置纵向和横向轨道;导轨安装在导轨支座上,滑块安装在导轨上,滑块能够在导轨上移动;
所述升降台组件(5)安装在导轨组件(4)之上,水平方向上导轨组件(4)为升降台组件(5)提供纵向和横向移动能力;
所述升降台组件(5)包括升降机(50)、轴承转盘(51)、落舱支撑板(52)、落舱支撑架(53)、落舱限位导轨(54)、落舱限位滑块(55)和落舱限位板(56);升降机(50)包括底座(500)、升降臂(501)、上平台(502)、液压系统(503);其中,升降机(50)通过底座(500)固定于横向导轨滑块(45)上,以在横向导轨(44)上移动;升降臂(501)为铰接形式的升降机构,连接于底座(500)、上平台(502)两个平面之间,升降机(50)通过升降臂501以实现纵向高度的调整;由液压系统(503)控制升降臂(501)升降动作;落舱支撑板(52)固结在轴承转盘(51)上,作为舱体(20)临时着落平台;落舱支撑板(52)上安装有竖向的落舱支撑架(53),与落舱限位导轨(54)共同组成框架结构;落舱限位滑块(55)设置在落舱限位导轨(54)和落舱限位板(56)之间,为落舱限位板(56)提供纵向移动;所述落舱限位板(56)由两块半圆形中空板组成,下部安装在落舱限位滑块(55)上,实现对落舱(2)卡紧作用;
所述电磁铁组件(6)包括电磁铁固定架(60)、电磁铁导轨支座(61)、电磁铁导轨(62)、电磁铁导轨滑块(63)、电磁铁固定板(64)和电磁铁(65);所述电磁铁固定架(60)为框架结构,为电磁铁组件(6)和落舱悬吊组件(7)提供纵向支撑作用;电磁铁固定板(64)通过电磁铁导轨滑块(63)与电磁铁导轨(62)连接;在电磁铁固定板(64)下部设置有电磁铁(65);并且在电磁铁固定板(64)上设有多个对准小孔(640),并且对准小孔(640)水平向分布与对准标杆(22)水平向分布相同,纵向上使得对准标杆(22)能够穿过对准小孔(640);当对准标杆(22)从对准小孔(640)穿过时,电磁铁(65)通电,使得电磁铁(65)与落舱(2)的电磁铁吸盘(21)电磁吸附连接;
所述落舱悬吊组件(7)用于落舱(2)垂直提升和下降;落舱悬吊组件(7)包括吊机支座(70)、吊机(71)、主吊索(72)和分吊索(73);吊机支座(70)设置在电磁铁固定架(60)上;吊机(71)设置在吊机支座(70)上;主吊索(72)的一端与吊机(71)机体相连,另一端与分吊索(73)相连;所述分吊索(73)与吊耳(23)连接,通过吊机(71)的转动,实现落舱(2)的提升和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织女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织女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6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