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换挡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102.8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琦;赵兴天;卢洪泉;王德春;臧运刚;盛化哲;吕晓龙;李嘉博;王婷婷;侯文杰;王喆;柏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换挡 性能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1.一种车载换挡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力传感器(1)、位移传感器(2)、固定支架(3)、采集设备(4)以及试验车(6);所述力传感器(1)设置在试验车(6)的换挡柄(5)上,所述试验车(6)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有位移传感器(2),所述位移传感器(2)以及力传感器(1)均与采集设备(4)数据传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换挡性能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查试验车(6);
S2:进行试验装置的组装连接;
S3:进行动态换挡性能试验并获取试验结果;
S4:进行静态换挡性能试验并获取试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换挡性能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如下步骤:
S201:将试验车(6)的换挡柄(5)的球头拆下;
S202:将力传感器(1)安装在换挡柄(5)的末端;
S203:将固定支架(3)设置在试验车(6)内,对固定支架(3)的使用长度进行固定;
S204:将位移传感器(2)安装在固定支架(3)上;
S205:将力传感器(1)以及位移传感器(2)分别通过对应的传感器线束连接至采集设备(4),使采集信号接入采集设备(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换挡性能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如下步骤:
S301:启动试验车(6);
S302:驾驶试验车(6)低速行驶,且在行驶过程中分别对每个挡位进行至少200次的磨合;
S303:进行快速换挡试验;
S304:进行怠速换挡性能试验;
S305:获取怠速换挡性能试验的试验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换挡性能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3包括如下步骤:
S30301:移动换挡杆,将挡位挂至1挡;
S30302: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2000rpm;
S30303: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1挡换至2挡;
S30304:释放离合踏板至自然带速;
S30305: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1500rpm;
S30306: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2挡换至1挡;
S30307:重复S30301-S30306整组动作至少50组;
S30308:移动换挡杆,将挡位挂至2挡;
S30309: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2000rpm;
S303010: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2挡换至3挡;
S303011:释放离合踏板至自然带速;
S303012: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1500rpm;
S303013: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3挡换至2挡;
S303014:重复S30308-S303014整组动作至少50组;
S303015:移动换挡杆,将挡位挂至3挡;
S303016: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2000rpm;
S303017: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3挡换至4挡;
S303018:释放离合踏板至自然带速;
S303019: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1500rpm;
S303020: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4挡换至3挡;
S303021:重复S303015-S303021整组动作至少50组;
S303022:移动换挡杆,将挡位挂至4挡;
S303023: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2000rpm;
S303024: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4挡换至5挡;
S303025:释放离合踏板至自然带速;
S303026:踩动油门踏板,使转速升至1500rpm;
S303027:踩动离合踏板,同时将换挡杆从5挡换至4挡;
S303028:重复S303022-S303028整组动作至少50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1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区优化的城市mesh网络物联网平台
- 下一篇:网络系统、回源容灾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