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通信终端故障监测的分级预警限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3199.4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汪西光;徐远;石也;黄棕;刘明威;汪斌;金力;周剑兵;刘振兴;卞晓光;程尧;於家华;梅传广;陈川;谢昊;景琳璞;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朱迪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通信 终端 故障 监测 分级 预警 限速 方法 | ||
一种车载通信终端故障监测的分级预警限速方法,基于如下装置,包括:动力系统控制器、车载通信终端和组合仪表,所述动力系统控制器、车载通信终端和组合仪表均与CAN总线信号连接;所述限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自检,车载通信终端每隔3分钟自检一次,如自检结果正常则发送加密报文,如自检不正常则停止发送加密报文;步骤二:预警分级,动力系统控制器根据连续丢失自检正常报文次数的多少进行预警分级;步骤三:分级执行预警,动力系统控制器根据预警等级,执行对应预警操作;步骤四:解除预警,动力系统控制器根据连续收到的自检正常报文次数的多少逐级解除预警。本设计不仅有效保证车联网功能实现,而且策略人性化,用户更易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通信终端故障监测的分级预警限速方法,具体适用于提示车载通信终端的故障、保证车联网功能实时在线、保障资产安全。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车载通信终端用于实时记录整车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将车辆状态数据上传至企业或政府监控平台,用于实现对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控,当车辆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可以提取终端数据用于问题分析及定位,对于车辆的状态复现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车与万物互联的重要桥梁,车载通信终端的功能日益增加,特别是车辆故障远程预警、诊断及路端突发事件预警等安全功能的实施,迫切需要车载通信终端实时可靠的工作。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车辆运行工况严苛,加之车载通信终端负责与通信基站、定位卫星及车辆局域网连接通信且功能复杂,出现故障而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亮起故障灯或者直接使车辆蠕形的方式进行提醒,由于亮灯不影响车辆行驶,故障往往被忽略得不到及时处理。车辆行驶中突然降速蠕形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缺乏人性化,用户体验差。
现有的车载通信终端存在如下问题:
1、车载通信终端通常在终端本体上做故障检测灯,但是由于安装位置一般比较隐蔽,不利于用户及时发现异常。
2、车载通信终端本身故障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部分用户不积极主动配合检查维修,造成终端故障无人维修的现状。
3、对于贷款、租赁或共享车辆,车载通信终端还存在被人为损坏现象,存在资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通信终端故障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示故障的车载通信终端故障监测的分级预警限速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载通信终端故障监测的分级预警限速方法,所述限速方法基于如下装置,包括:动力系统控制器、车载通信终端和组合仪表,所述动力系统控制器、车载通信终端和组合仪表均与CAN总线信号连接;
所述限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自检,车辆上电后,车载通信终端每隔3分钟自检一次,如自检结果正常则车载通信终端通过CAN总线向动力系统控制器发送加密报文,如自检不正常则车载通信终端停止发送加密报文;
车辆上电后,动力系统控制器调用存储器内保存的连续收到的自检正常报文次数和连续丢失自检正常报文次数数据,用于继续计数;动力系统控制器每隔3分钟检测一次是否收到自检正常加密报文,当动力系统控制器在接收到自检正常加密报文后,动力系统控制器将连续丢失自检正常报文次数清零,并对连续收到的自检正常报文次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当动力系统控制器在预定时间未接收到自检正常加密报文,则判定自检正常报文丢失,动力系统控制器将连续收到的自检正常报文次数清零,并对连续丢失自检正常报文次数进行计数并存储;
步骤二:预警分级,车辆上电后,动力系统控制器实时监测连续丢失自检正常报文次数,根据连续丢失自检正常报文次数的多少进行预警分级;
步骤三:分级执行预警,动力系统控制器根据预警等级,执行对应预警操作,直到预警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