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式升降操作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213.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卢浩亮;钱国飞;黄志力;朱家毅;褚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2 | 分类号: | E04G1/22;E04G1/24;E04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折叠式 升降 操作台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式升降操作台,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底座、折叠伸缩机构、供操作人员站立的顶板和牵引机构,一侧的电动卷扬机启动时,卷筒缠绕钢丝绳使得操作台整体向同一侧移动,通过在墙体上设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与顶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定滑轮与底座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底座和顶板受到的拉力大小相同,减少操作台在移动时发生侧翻的可能性,无需将操作台高度降低再移动操作台,增加了施工效率;此外,运输机构通过设置有第二弹簧,使得传送带始终拉紧,在顶板高度变化的时候均能提升物料,增加了设备的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式升降操作台。
背景技术
对大型厂房的墙壁进行施工时,需要用到可升降操作台对墙壁高处进行施工,施工人员站立在操作台上,调节操作台到需要的高度;操作台的底部一般安装有滚轮,当需要改变施工地点时,使用电机驱动滚轮或推动操作台到预定位置即可。
当操作台需要保持一定高度频繁切换施工地点时,由于操作台高度较高,使用电机驱动滚动使得操作台移动需要先将操作高度降低,再进行移动,不然会因重心过高不稳而不安全,随后再将操作台高度升高,如果反复,增加了操作流程,且施工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式升降操作台,通过设置牵引机构,增加设备在移动时的稳定性,无需将操作台高度降低再移动操作台,增加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式升降操作台,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底座、折叠伸缩机构、供操作人员站立的顶板和牵引机构,所述折叠伸缩机构安装在底座的顶部,顶板安装在折叠伸缩机构的顶部,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电动卷扬机、钢丝绳、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顶板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第一固定板,电动卷扬机的一端固定焊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两侧相对的墙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设置在第二定滑轮的顶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电动卷扬机的卷筒上,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同一侧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与底座内的滚动机构固定连接。
对大型厂房的墙壁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移动到顶板上,将左侧的电动卷扬机通电,卷筒缠绕钢丝绳使得操作台整体向左移动;同样的,当需要将操作台向右移动时,将右侧的电动卷扬机通电,卷筒缠绕钢丝绳使得操作台整体向右移动,使得站在操作台顶部的施工人员可以独立移动操作台,且通过在墙体上设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与顶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定滑轮与底座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底座和顶板受到的拉力大小相同,减少操作台在移动时发生侧翻的可能性。
具体的,所述折叠伸缩机构采用连杆结构,通过液压杆的伸缩来驱动折叠伸缩机构的伸缩,以达到升降顶板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弹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滚轮,底座内对称设置有第一腔体,连接块的表面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滑动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贯穿伸入第一腔体内并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另一侧与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腔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杆横置在底座内设置的第二腔体内,第一连杆的顶部表面边缘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贯穿伸入第一腔体内并与连接块一侧设置的楔形凹槽抵接,第二连杆的底部表面与第三连杆的顶端固连,第三连杆的底端与滚轮的中轴转动连接,滚轮设置在底座的球形腔内。当一侧的电动卷扬机启动时,卷筒缠绕钢丝绳使得操作台整体向同一侧移动,在钢丝绳拉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伸长,连接块朝向墙体的方向移动,通过楔形凹槽抵触第二连杆,使得第一连杆向下移动,通过第三连杆将滚轮从球形腔内推出,当操作台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电动卷扬机断电,在重力的作用下,滚轮缩回球形腔内,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使得设备在静止时稳定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顶管中间进行纠偏方法
- 下一篇:钢包长水口的安装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