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球式初期雨水截流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496.9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涵;周传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3/04;E03F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球式 初期 雨水 截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球式初期雨水截流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雨水口,所述井体的底部设置有初期雨水截留管和雨水管,所述井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斜坡轴,所述井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斜坡轴上穿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浮球,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浮球,所述斜坡轴分别与所述初期雨水截留管和所述雨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浮球和所述第二浮球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本发明利用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在水中的浮力以及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位移,可以有效截流初期雨水,减少初期雨水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同时有着造价成本低,建设简单,维护费用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截流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球式初期雨水截流井。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会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因此不论是在合流制系统还是分流制系统中研究如何有效截流初期雨水,避免其直接对自然河道水体造成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市政雨水系统中的截流工艺往往很难有效地将高污染的初期雨水分离出来,某些地区尝试把在线仪表检测与截流井相结合用来截流初期雨水,虽然效果优秀但是面临前期投资以及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球式初期雨水截流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雨水口,所述井体的底部设置有初期雨水截留管和雨水管,所述井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斜坡轴,所述井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斜坡轴上穿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浮球,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浮球,所述斜坡轴分别与所述初期雨水截留管和所述雨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浮球和所述第二浮球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球由可压缩材料制成,所述初期雨水截留管的管径和所述雨水管的管径均小于所述第一浮球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井体的内壁对应所述初期雨水截留管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凹坑,所述弧形凹坑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浮球的尺寸相适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利用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在水中的浮力以及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位移,可以有效截流初期雨水,减少初期雨水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同时有着造价成本低,建设简单,维护费用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在降雨初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在降雨中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在降雨结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初期雨水截留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斜坡轴及第一浮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体、2盖板、3雨水口、4初期雨水截留管、5斜坡轴、6凹槽、7第一浮球、8第二浮球、9雨水管、10连接绳、11弧形凹坑、12降雨初期水位、13降雨中期水位、14降雨结束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