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3928.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显;陈霞;李家正;庞波;娄宗斌;谢博文;万沙;彭子凌;范泽宇;高卓凡;吕兴栋;高志杨;郭文康;李明霞;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60 | 分类号: | A01G24/60;A01G24/12;A01G24/20;E02D3/12;C02F11/00;C02F11/147;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胡涂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底 原位 固化 改良 种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固化堆垛,所述固化堆垛内设有汇水装置,所述汇水装置包括顶部管路、若干支路管路、环形管路和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呈伞骨状分布,若干所述支路管路的一端汇集并与所述顶部管路连接、另一端分散连接到所述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上分别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的内部分别设有排水组件、外部包裹有外层土工布;本装置结构合理,施工安装方便,成本便宜,具有同时促进土体排水和固化土改良的作用特点,特别适用于附近有农田的河道底泥清淤及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种植泥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河底、湖底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湖底淤泥,面对如此大量的淤泥,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采用简单堆放、自然干化,一方面它需要大量的场地进行淤泥的堆放,并且自然干化通常持续较长时间,在城市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往往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堆放过程中同样可能会对堆放区域产生二次污染。
也有利用淤泥进行堆肥发酵后制成有机肥,但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种异地处理的方法并非是工程项目的首选,就地固化处理则是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通过固化剂的添加,将湖底淤泥固化为工程性质良好的泥饼,用于工程的填方材料等,常见的固化剂有水泥、钢厂废渣、粉煤灰等。河底、湖底淤泥经过长年的沉积作用,其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往往较高,并且在河底、湖底隧道建设过程中往往对周围的植被和土壤造成很大的破坏,将淤泥转化为园林种植土,一方面解决淤泥的处理问题,实现了淤泥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永续利用,另一方面高有机质含量淤泥转化的种植土也有利于隧道建设过程中破坏植被的恢复。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210718A)公开了一种以淤泥固化制备的种植土、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以淤泥固化制备的种植土应用于植被栽植中。在淤泥固化的过程中,如何加快淤泥固化速度和脱水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设计相应的专用设备。
另外,现有的淤泥固化后作为种植土使用时,还需要单独通过设备施加改良剂,而且改良剂也很难进入已固化泥土的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的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装置,包括固化堆垛,所述固化堆垛内设有汇水装置,所述汇水装置包括顶部管路、若干支路管路、环形管路和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呈伞骨状分布,若干所述支路管路的一端汇集并与所述顶部管路连接、另一端分散连接到所述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上分别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的内部分别设有排水组件、外部包裹有外层土工布。
本装置结构合理,施工安装方便,成本便宜,具有同时促进土体排水和固化土改良的作用特点,解决了底泥原位固化施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过程中固化土高效脱水要求和种植土良好保水性之间的矛盾;特别适用于附近有农田的河道底泥清淤及资源化利用。
通过所述汇水装置的设置使得底泥在原位固化时,能够将泥土堆垛中的水、水汽等排出,排出速度和效率较好,有利于固化成型和焖料脱水的要求。
伞骨状分布的所述支路管路以及环形管路能够覆盖所述固化堆垛内大部分空间,水在所述排水组件、温度及压力的的作用下能够从这些小孔中进入管路内部,液态的明水能够从所述排水管路排出,气态或者吸收的水分在高温的蒸腾下也能够从所述顶部管路排出,从而有效的将泥土堆垛内部的水分排出。
实际操作时,将底泥和固化剂进行混匀搅拌,堆泥沥水,所述汇水装置嵌入土堆内部,焖料24-48小时,顶部管路露出土堆最高点,通过底部的所述排水管路收集明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