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4914.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纯;邓家伟;文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30 | 分类号: | B01D21/30;B01D21/34;B01D21/3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张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装置 控制系统 方法 | ||
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多个区段,所述区段的排泥支管上设置有排泥阀;控制器,以序批方式控制所述排泥阀的启闭;所述区段内设置有泥位传感器;所述排泥支管上设置有排泥体测单元;所述泥位传感器及所述排泥体测单元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方法包括某个区段需要排泥时,该区段进入排泥列队;有其他区段需要排泥时,所述其他区段按先后顺序进入列队,将按先进先出的方式进行序批式排泥。具有避免壅水现象和静压不足现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涉及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表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中,多采用水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处理,水处理装置是一个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的大型水池,按进水向出水的流动方向划分,水池分为顺次连通的多个区段,通常包括下列各区或其中的大部分区段,如絮凝区,反应区,整流区,布水区,沉淀区,集水区和出水区,每个区段的底部都设置有排泥支管,排泥支管用于将该区段内净化沉积的污泥排出,并汇集到排泥总管。
现有水处理装置的排泥的应用中,多采用定时排泥,通过设定周期时间和运行时间进行排泥,无法自行判断排泥阀的启闭时机,排泥效果不理想,耗费人力且不经济。另外,一般排泥后端为排泥总管连通至储泥池,如果出现多个排泥支管同时排泥会造成排泥水流动受阻,出现壅水现象,严重影响排泥效果。
此外,现有技术通常使用静压排泥方法,静压排泥是依靠静水压力通过排泥斗自动将区段底部的沉淀物排出,而静水压力排泥在水处理装置的应用中有如下缺点:若排泥过程中出现多个区段同时进行排泥,这样的现象导致水位快速下降,静水压力给平分了,相对于单个区段排泥减少了静水的压力,从而降低了排泥的效果。
目前,冲洗装置只对沉淀区进行冲洗,当冲洗过程或冲洗结束后,冲洗出来的沉淀物仍然留在池内,并且从沉淀区挤压出来的沉淀物絮体形状已经不成絮体形状了,因此沉降很慢,结果是这些冲洗出来的沉淀物会再次进入水平管沉淀装置或带出水平管装置,导致出水效果不佳。
因此,设计一种水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就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壅水现象的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静压不足的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壅水现象的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静压不足的水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沉淀区冲洗时不影响出水絮体排出的水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多个区段,所述区段的排泥支管上设置有排泥阀;控制器,以序批方式控制所述排泥阀的启闭;所述区段内设置有泥位传感器;所述排泥支管上设置有排泥体测单元;所述泥位传感器及所述排泥体测单元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由以上方案可见,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各区段中的泥位传感器和排泥体测单元,可以使控制器对排泥阀进行启闭时机的控制,同时,由于采用了序批式启闭,可以有效避免壅水现象。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区段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由于区段内设置了液位传感器,当液位过低时,控制器将不发出排泥指令,等待水位上升到满足静压要求后再开启该区段的排泥阀,避免了静压不足的现象。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所述区段中的一个区段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设置有冲洗装置,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冲洗装置的冲洗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