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失灵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5397.4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政;李阳;周波;刘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能宝兴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3/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跳闸 线圈 机组 出口 断路器 失灵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失灵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电站监控系统收到事故信号,监控系统中的断路器失灵判断逻辑启动;(S2)判断断路器是否有失灵的风险;(S3)如果断路器有失灵风险,则进入步骤(S4);(S4)判断单跳闸线圈机组是否仍在并网状态;如果仍在并网状态,则进入步骤(S5);(S5)监控系统比较交流采样得到的机端电流与设定电流值的大小,得出断路器是否失灵的结果;没有失灵则监控系统不发出动作;如果判断失灵,则启动保护。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后备保护装置受限于灵敏度要求、在各支路的助增作用引起保护范围增大等缺点,使停电范围限制在最小,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保证了机组更加安全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失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失灵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的发电厂中,如果机组发生事故,监控系统发出跳闸命令切除故障时,可能伴随单跳闸线圈断线或其他故障,引起断路器拒动,发生断路器的失灵故障,容易造成发电机、变压器等故障元件的严重烧损和电网的崩溃瓦解事故,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
部分保护装置虽然具有一定的后备作用,可以在断路器失灵时,有效切除故障,相邻元件作为后备保护方案是最简单合理的后备方式,但是由于各支路的助增作用,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且受限于灵敏度要求,精度不够准确,实现上述后备方式往往有较大困难,而且由于动作时间长,容易造成事故范围扩大,引起系统失稳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失灵保护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单跳闸线圈断路器失灵时,后备保护灵敏度不够、动作时间长,造成事故范围扩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失灵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电站监控系统收到事故信号,监控系统中的断路器失灵判断逻辑启动;
(S2)监控系统判断单跳闸线圈机组出口断路器是否在合闸位置;判断断路器是否有失灵的风险;
(S3)如果断路器没有失灵风险,则结束失灵逻辑判断;如果断路器有失灵风险,则进入步骤(S4);
(S4)判断单跳闸线圈机组是否仍在并网状态;如果不在并网状态,则结束失灵逻辑判断;如果仍在并网状态,则进入步骤(S5);
(S5)监控系统比较交流采样得到的机端电流与设定电流值的大小,得出断路器是否失灵的结果;没有失灵则监控系统不发出动作;如果判断失灵,则启动保护。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事故信号包括机组电气事故、机组机械事故、机组紧急事故。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如果断路器不在合闸位置,说明断路器在跳闸线圈的作用下已经成功断开,断路器没有失灵;如果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则断路器有失灵的风险。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通过判断单跳闸线圈机机组出口隔离刀闸是否在合闸位置,判断单跳闸线圈机组是否仍在并网状态;如果隔离刀闸在合闸位置,那么说明单跳闸线圈机组机组仍在并网状态,没有与电网解列,存在失灵可能;如果隔离刀闸不在合闸位置,则说明单跳闸线圈机组已不在并网状态,断路器没有失灵可能。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若监控系统交流采样得到的机端电流小于设定电流值,则有可能断路器实际位置已断开,监控采集到的断路器位置信号有误,结束失灵逻辑判断;若机端电流大于设定电流值,则说明断路器已经拒动,出现了断路器失灵现象,在经过短暂延时后,监控系统发出断路器失灵保护信号,跳开单跳闸线圈机机组出口断路器的上一级断路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能宝兴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华能宝兴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