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5745.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晨;郑浩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桓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60/00 | 分类号: | B60W60/00;B60W40/00;B60W30/09;G01S13/87;G01S13/86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赵玉琴;于德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辨识 移动 物体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辨别物体运行步骤:
步骤一:ADAS收集设备,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行驶的过程中感应周边带来的变化,并且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预先感知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安全性;
步骤二:激光雷达,通过脉冲激光照射目标并用传感器测量反射脉冲返回时间来测量目标距离的方法,使用紫外线、可见光或近红外光对物体成像,将返回时间和波长的差异制作成目标的数字三维表示;
步骤三:毫米波成像雷达,采用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穿透雾、烟、灰尘检测物体,且在除了大雨天的天气情况的,其他全天候全天时都可实现,毫米波雷达一般为豪弧度量级,有利于雷达的角分辨能力和测角精度,有利于抗电子干扰、杂波干扰和多径反射干扰;
步骤四:辨识物体状态,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前方的物体进行收集辨别,根据物体为静态或是动态传递到系统,进行下一步操作;
步骤五:静态物体辨识,辨识前方物体是否为静态物体;
步骤六:动态物体辨识,辨识前方物体是否为动态物体;
步骤七:导航仪进行运算和分析,运算静态物体是否在车辆行驶的道路上,分析动态物体是否会进入该车辆行驶范围中,根据运算和分析结果来判断安全性;
步骤八:主动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采用降低碰撞风险,主动控制刹车减速;
步骤九:被动式安全,车祸发生失控的状态下,对于乘坐人员进行被动的保护作用,透过固定装置,让车内的乘客,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再利用安全带以及安全气囊打开,确保车内的乘客的安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该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该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单元如下:
步骤一:开始单元:该系统启动工作时的准备阶段;
步骤二:控制单元:感受车辆行驶过程中带来的周围的环境变化,针对是否会对车辆造成危险,进而发出警报,提高车主的安全防护能力;
步骤三:信号收集单元:收集车辆行驶过程中周边的变化以及物体的状态;
步骤四:信号采集单元:设于车辆的周边,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采集周边产生的变化以及数据;
步骤五:识别物体检测单元:采用脉冲激光传感器,微波制导,光电制导,测量实物目标距离以及穿透雾、烟、灰尘,来辨识物体的状态;
步骤六:判别物体状态单元:分析物体在车辆的周边是静态还是动态,并将信息传递到系统;
步骤七:系统运算分析单元:对车辆周边的变化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安全性;
步骤八:安全级别确认单元:结合系统运算分析单元给出的数据,对车辆及时控制进行应急措施;
步骤九:安全程序管理单元:对车辆进行及时安全减速刹车或是被动安全下对车辆打开安全气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安装在车辆的周边,对后方的物体同时进行分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具有超强夜视、雨雾透视、眩光屏蔽、前车防撞语音预报警、车道偏离语音预警、手机互联网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集单元进一步可以收集非金属物体,岩石、或是单个分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集单元进一步的毫米波雷达博束一般为豪弧度量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程序管理单元进一步针对主动安全,包括制动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程序管理单元进一步包括针对被动式安全,在车身受到安全控制时,系统还是会将一部分能量给到车内的应急措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移动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程序管理单元进一步可以有车内的人员自行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桓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桓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7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生物降解防锈油制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实战化指挥训练全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