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5911.4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振杰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15/04;E21B17/22;E21B7/24;E21B33/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李汉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震动 螺旋 钻机 钻孔 方法 | ||
1.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S1,场地平整:在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进场前对可能产生沉陷的地表进行铺设砖渣、夯打密实,并排除有妨碍施工的地下管线;
S2,桩位测定:根据桩基础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图,用全站仪施放各桩位,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核桩位,以保证桩位准确;
S3,安装钻机就位:将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移动到拟定桩位,就位后保持钻机平稳,采用吊线法或经纬仪校正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的钻杆的位置和垂直度,达到要求后下放钻杆,使钻头对准桩位点;
S4,钻进成孔:确保钻头阀门关闭,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地时,开动动力头进行钻进,同时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根据钻机塔身标记线或仪表的数据进行成孔深度尺寸控制,钻至设计桩底持力层及桩长满足设计要求时停止钻进,钻进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初始阶段:钻头采用锥形钻头进行快速钻进,实现对于钻进、定位、钻速的要求;
中间阶段:在钻进的同时,开启横向振动,对桩间土进行挤密;
结束阶段:分别在不同时段开启横向振动和径向振动,分别对桩间土进行挤密以及对孔底的土进行挤密;
另外在上述三个阶段中,遇到难以钻进的岩层或石块,更换球形钻头并开启径向振动,用于破碎岩层或石块,使其顺利钻进;
S5,混凝土灌注:开始泵送混凝土,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凝土后开始拔管,成桩的提拔速度控制在2-3m/min,成桩过程保证连续进行,避免后台供料缓慢导致停机待料,以保证砼的均匀性,间歇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min内,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
S6,钢筋笼安装:钢筋笼的插入在封孔压浆完成后立即进行,在钢筋笼中设置震动器,利用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将钢筋笼竖直吊起,钢筋笼吊装时防止其变形,安放时对准孔位并保持垂直居中,插入时先依靠钢筋笼与振动器的自重缓慢插入,当依靠自重不能继续插入时,开启振动器使钢筋笼下沉至设计深度,钢筋笼在插入时连续下放不停顿,下放时禁止采用直接脱钩的方法;
S7,清洗转移钻机:对钻杆内部进行清洗,防止混凝土凝固堵塞钻杆,完成后将钻机移至新桩位,预备下次钻进;
S8,桩体养护:使混凝土保持湿润,水泥能充分水化;
S9,加固效果检测: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所有的施工记录,提交有关部门检查和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钻机的垂直度的容许偏差不大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钻孔时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必须要先在钻杆芯杆中灌注满混泥土后才能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若施工中因其他原因不能连续灌注,根据勘察报告和已掌握的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避开饱和沙土、淤泥质土和粉土层,不得在这些土层内停机,施工中严禁超速提拔,防止缩径和断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5的灌注施工过程中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1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初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商品砼必须满足单桩连续灌注,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80~200mm;砼灌注时,砼用泵或混凝土导管输送至桩机砼导管内;
做好桩芯砼浇灌记录,对于发生的故障及其处理情况,应记录在案,并应保证灌注至要求标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S4步骤中,商砼到位后再开始钻进施工,避免成孔后长时间不能浇筑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大型震动长螺旋钻机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成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其技术要求包括:桩位定位准确,偏差不得大于1D/4;桩径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小于桩长的1/100,桩长偏差小于0~50cm;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的同时需要进入持力层深度,现场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灌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振杰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振杰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9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