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6112.9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柏华;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环境监测 设备 | ||
1.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结构包括警报器(1)、监测器(2)、密封门(3),所述密封门(3)与监测器(2)的前端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2)的顶部与警报器(1)的底部相贴合;
所述密封门(3)包括导液管(21)、外壳(22)、收集筒(23)、引导管(24),所述导液管(21)的底部与外壳(22)的顶部相贴合,所述收集筒(23)嵌固于外壳(22)的内壁底部相连接,所述引导管(24)安装于导液管(21)的内壁靠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24)包括外框(a1)、升降杆(a2)、固定块(a3),所述升降杆(a2)与固定块(a3)的中部活动卡合,所述固定块(a3)嵌固于外框(a1)的内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a2)包括衔接杆(a21)、内置腔(a22)、浮力块(a23)、结合块(a24),所述内置腔(a22)嵌入于结合块(a24)的内部位置,所述浮力块(a23)固定于结合块(a24)的底部位置,所述结合块(a24)的上表面与衔接杆(a21)的底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块(a23)包括中固块(b1)、过渡块(b2)、外扩板(b3),所述过渡块(b2)与中固块(b1)的边侧活动卡合,所述外扩板(b3)的内侧与过渡块(b2)的外侧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21)包括外接框(c1)、回扯条(c2)、限位块(c3)、下滑杆(c4),所述回扯条(c2)安装于下滑杆(c4)的边侧与外接框(c1)的内壁之间,所述限位块(c3)与外接框(c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下滑杆(c4)贯穿于外接框(c1)的内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杆(c4)包括活动杆(c41)、衔接框(c42)、吸力块(c43)、手握块(c44),所述活动杆(c41)的边侧与衔接框(c42)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吸力块(c43)嵌入活动杆(c41)的内部靠底部位置,所述手握块(c44)固定于活动杆(c41)的顶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块(c44)包括上置块(d1)、板面(d2)、增摩块(d3),所述上置块(d1)的底部与板面(d2)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增摩块(d3)嵌入于板面(d2)的内部靠边侧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框(c1)包括下导块(e1)、镂空腔(e2)、框架(e3),所述下导块(e1)嵌固于框架(e3)的顶部位置,所述镂空腔(e2)贯穿于框架(e3)的内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未经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1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压力渗灌的林地灌溉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在水基切削液抗菌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