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钩钩尾座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002.4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金希红;帅纲要;匡希超;黄豪;刘旭;曾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00 | 分类号: | B61G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宇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钩 钩尾座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钩钩尾座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固定端和用于安装缓冲器座的缓冲器连接端,所述固定端的厚度至少为80mm,且所述固定端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向外侧延伸而形成两个所述缓冲器连接端,两个所述缓冲器连接端相对平行设置,并在两个所述缓冲器连接端之间设置开放式的缓冲器座安装空间。本发明实现了钩尾座的整体承载,提高了钩尾座的承载利用率,且提供了更大的车钩运动空间,避免了车钩与钩尾座的干涉,同时提供了更多的螺栓安装空间,保证了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和外六角螺栓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车钩安装结构,特别是一种车钩钩尾座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车钩通过钩尾座安装于车体上,且钩尾座的一端与车体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器座连接,故钩尾座作为车钩主要承载结构,用于承载车钩的拉伸力、缓冲力。如图1所示,钩尾座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固定端A和用于安装缓冲器座的缓冲器连接端B,固定端A的四角上分别设置外凸的螺栓座A1,缓冲器连接端B为包围状结构,其内部安装缓冲器座,且固定端A与缓冲器连接端B焊接成一体。
传统钩尾座需要满足以下技术条件:
1安装尺寸长*宽 :300mm x 220mm;
2安装螺栓规格M36;
3车钩实现水平旋转±25°,垂直旋转±6°;
4满足压缩屈服强度1250kN,拉伸屈服强度850kN。
传统车钩的钩尾座在满足上述技术条件1、2、3、4点时只能选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螺栓座匹配实现与车体的连接,并且因尺寸条件限制传统钩尾座的缓冲器连接端的包围状结构的外壁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的螺栓头之间仅1mm间隙,使缓冲器连接端与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的螺栓头之间易发生干涉。但是,钩尾座的缓冲器连接端的包围状结构的内壁受限于缓冲器座水平及垂向运动限制,在车钩运动极限工况下,钩尾座的缓冲器连接端的包围状结构的内壁和缓冲器座间隙仅4mm,故无法通过再缩小钩尾座的缓冲器连接端外形尺寸来避免缓冲器连接端与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的螺栓头之间发生干涉。
另外,传统车钩的钩尾座中的固定端为平板结构,通常只起到传力作用,仅通过包围状结构的缓冲器连接端承载车钩系统传递的拉伸、缓冲载荷,使得钩尾座结构的承载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钩尾座承载利用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更好的车钩钩尾座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钩钩尾座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固定端和用于安装缓冲器座的缓冲器连接端,所述固定端的厚度至少为80mm,且所述固定端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向外侧延伸而一体形成两个所述缓冲器连接端,两个所述缓冲器连接端相对平行设置,并在两个所述缓冲器连接端之间设置开放式的缓冲器座安装空间。
本发明通过增大固定端的厚度,并将钩尾座的缓冲器连接端由传统的包围状结构优化为上、下独立设置并一体成成型的两个缓冲器连接端,使两个缓冲器连接端之间形成开放式的缓冲器座安装空间,使得固定端与缓冲器连接端整体承载车钩系统传递的拉伸、缓冲载荷,提高了钩尾座结构的承载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内水平设置用于容纳缓冲器座的U型腔,且所述U型腔采用薄壁结构,以提供更大的车钩运动空间,保证缓冲器壳体水平摆动范围不会和固定端干涉。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的厚度为85mm,以增加钩尾座安装结构强度,同时保证车钩连接强度。
优选地,所述U型腔的底部设置限位止挡。当缓冲器后退一点行程后,缓冲器壳体和限位止挡接触,实现缓冲器座纵向运动位移限制,更好地保护了缓冲器。
优选地,所述限位止挡为与所述缓冲器座外形匹配的锥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