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薄板坯无头轧制的活套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038.2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宫胤;李继新;刘顺东;于孟;林绍峰;王凤琴;肖胜亮;文杰;王鑫鑫;王永强;林海海;李洋龙;陈飞;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50 | 分类号: | B21B3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薄板 坯无头 轧制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薄板坯无头轧制的活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以不同于控制粗轧活套转动的控制模式控制精轧活套进行转动,以对板坯进行精轧;
检测精轧出口的板坯实际宽度,并确定出其和板坯设定宽度的宽度偏差;
基于所述宽度偏差确定出精轧活套的张力调节量,并利用所述张力调节量调整精轧设定张力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保证所述板坯宽度偏差在要求范围内;
其中,针对粗轧产线上1#、2#活套采用CONV控制,针对精轧线上3#、4#、5#、6#、7#活套采用ILQ控制,同时精轧线上3#、4#活套采用动态宽度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不同于控制粗轧活套转动的控制模式控制精轧活套进行转动之前,具体包括:
以不同于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的控制模式控制所有粗轧活套转动,以对所述板坯进行粗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不同于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的控制模式控制所有粗轧活套转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个粗轧活套,检测所述粗轧活套的第一实际角度,并确定出其和粗轧设定角度的第一角度偏差;
基于所述第一角度偏差确定出速度调节量来调整所述粗轧活套的下游机架速度,以控制所述粗轧活套的第一角度偏差在第一合理时间内处于第一合理偏差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不同于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的控制模式控制所有粗轧活套转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个粗轧活套,检测所述粗轧活套的第一实际张力,并确定出其和粗轧设定张力的第一张力偏差;
基于所述第一张力偏差、所述第一实际角度、所述粗轧设定角度得到粗轧活套输出力来控制所述粗轧活套的张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不同于控制粗轧活套转动的控制模式控制精轧活套进行转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个精轧活套,检测所述精轧活套的第二实际角度,并确定出其和精轧设定角度的第二角度偏差;
基于所述第二角度偏差确定出速度调节量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的张力,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的第二角度偏差在第二合理时间内处于第二合理偏差范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不同于控制粗轧活套转动的控制模式控制精轧活套进行转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精轧产线上的5#活套、6#活套、7#活套,检测所述精轧活套的第二实际张力,并确定出其和精轧设定张力的第二张力偏差;
基于所述第二张力偏差、所述第二实际角度、所述精轧设定角度得到精轧活套输出力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的所述第二角度偏差在所述第二合理时间内处于所述第二合理偏差范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张力调节量调整精轧设定张力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包括:
针对精轧产线上3#活套、4#活套,利用所述张力调节量将所述精轧设定张力调节为目标设定张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张力调节量调整精轧设定张力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精轧产线上3#活套、4#活套,检测所述精轧活套的第二实际张力,并确定出其和目标设定张力的第二张力偏差;
基于所述第二张力偏差、所述第二实际角度、所述目标设定角度得到精轧活套输出力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转动,以控制所述精轧活套的所述第二角度偏差在所述第二合理时间内处于所述第二合理偏差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0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