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纤维离解剂及干法秸秆纤维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221.2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宸;黄海锋;张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禾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B1/06;D21B1/34;D21D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纤维 离解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纤维离解剂及干法秸秆纤维制作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蒽醌1%~15%,氧化剂1%~10%,柔软剂0.5%~5%,表面活性剂0.5%~5%,渗透剂0.1%~5%,消泡剂0.1%~1%,水余量。本发明提供的秸秆纤维离解剂,在使用时无需高温蒸煮,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同时无黑液、废水排放,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较低,得浆率高,制得的成品纤维质量好、纤维强度高,PH呈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和制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纤维离解剂及干法秸秆纤维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国内外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发。现有市场上对于秸秆浆制作主要采用碱法、亚硫酸铵法进行高温蒸煮,使其软化分解出纤维素,但蒸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从而产生的大量黑液造成水污染。
现有制作秸秆浆一般采用化学蒸煮制浆、机械制浆、化学机械制浆等方法。化学蒸煮制浆及化学机械制浆无一例外均需要大量水资源,高温蒸煮会产生严重水污染,机械制浆也需要大量水资源,同时生产的秸秆浆纤维粗糙,无法得到实际应用。
以目前最先进的化学机械制浆为例,大致生产工艺流程:
1、将秸秆原料放置于化学助剂加大量水的容器里进行高温蒸煮;
2、蒸煮后的秸秆原料放入碱进行机械搓丝,蒸煮后的黑液、废水、化学品残留物造成大量污染;
3、搓丝后得到的秸秆再进行分丝、磨浆得到粗浆;
4、粗浆进行消潜后再进行精磨得细浆;
5、用除渣器除去除去细浆中的渣料(渣料再次造成污染);
6、用脱水机将细浆进行脱水最终成品(再次造成水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纤维离解剂及干法秸秆纤维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秸秆采用碱法、亚硫酸铵法等制浆过程中通过高温蒸煮进行软化,需要大量水资源的问题,减少能耗,节约成本,解决水污染;解决现有秸秆浆碱性超标问题;本发明中的干法秸秆纤维制作方法需要解决传统秸秆制浆的严重水污染问题,高温蒸煮问题,碱性超标影响秸秆浆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纤维离解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蒽醌1%~15%,氧化剂1%~10%,柔软剂0.5%~5%,表面活性剂0.5%~5%,渗透剂0.1%~5%,消泡剂0.1%~1%,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所述柔软剂为氨基硅油,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单季铵盐,所述渗透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优选地,所述离解剂包括以下组分:蒽醌1%~15%,次氯酸钠1%~10%,氨基硅油0.5%~5%,单季铵盐0.5%~5%,十二烷基磺酸钠0.1%~5%,消泡剂0.1%~1%,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离解剂包括以下组分:蒽醌1%~10%,次氯酸钠2%~8%,氨基硅油0.5%~3%,单季铵盐0.6%~4%,十二烷基磺酸钠0.2%~2%,消泡剂0.3%~0.9%,水余量。
一种干法秸秆纤维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原料切割呈段料,并进行除尘;
S2:将所述步骤S1中的段料通过揉丝机切割得到碎料,将碎料通过分丝机处理得到丝绒状纤维;
S3: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丝绒状纤维投入拌料机中,并加入所述的秸秆纤维离解剂进行搅拌得到粗浆料;
S4:将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粗浆料进行纤维疏解,在反应仓中反应得到高浓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禾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物及车辆进出厂调度管理方法
- 下一篇:用户情绪识别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