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镍奥氏体不锈钢中空钨极氩弧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604.X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成;黄瑞生;方乃文;徐锴;徐亦楠;王星星;安子良;马一鸣;武昭妤;王猛;孙明辉;梁晓梅;宋南;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24;B23K9/32;B23K10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韩丽娜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中空 钨极氩弧焊 方法 | ||
1.一种节镍奥氏体不锈钢中空钨极氩弧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钨极制样工具将空心钨极(2)电子发射端预置成锥形,安装到焊枪上,将空心钨极(2)电子发射端伸出内层保护气罩(4),控制空心钨极(2)电子发射端和内层保护气罩(4)末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12mm;
步骤2:利用机械清理或化学清洗的方法对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工件的表面焊接区域进行打磨处理,并用酒精去除附近20mm区域内油污;
步骤3:微调焊枪姿态,保证空心钨极(2)中轴线垂直于焊接试样表面,同时调整焊枪和工件的距离,使空心钨极(2)的端面和工件之间的距离控制在4-6mm之间;
步骤4:根据板厚和焊接件的结构,设定最外层、内层、钨极内孔的保护气类型及保护气流量,钨极内孔的送丝速度,焊接电弧模式和焊接速度,其中,焊接模式设定为直流连续焊接模式,焊接电流设定为200-210A,送丝速度设定为1-1.2m/min,最外层保护气和内层保护气均为氩气,最外层保护气的流量设定为6-8L/min,内层保护气气体流量设定为5L/min,钨极内孔的气体为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其中,氮气流量为0.2L/min,氩气流量为0.8L/min,起焊电流控制在150-180A,起弧时间设定为0.2-0.3s,收弧电流设定为120-150A,焊接完成后保护气延迟送气时间设定为4-6s;
步骤5:依次检查确认冷却水、保护气、离子气、送丝装置、焊接行走机构和焊接电源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6:按启动按钮,完成2mm厚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待焊工件的焊接;
以节镍奥氏体不锈钢为基体材料,采用焊丝成分相同的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焊丝;
或者步骤4与步骤6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4:焊接电流设定为380-400A,送丝速度设定为3.2-3.5m/min,三路气体的流量设定如下:最外层保护气和内层保护气为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其中,氮气流量设定为2L/min,氩气流量设定为8L/min;内层气体为氩气,流量设定为6-8L/min;钨极内孔的气体为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其中氮气流量为0.5L/min,氩气流量为0.5L/min,起焊电流控制在250-280A,起弧时间设定为0.3~0.5s,收弧电流设定为200-220A,焊接完成后保护气延迟送气时间设定为8-10s;
步骤6:按启动按钮,完成5mm厚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待焊工件的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镍奥氏体不锈钢中空钨极氩弧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钨极(2)为中空形状,其外径为6mm,内孔直径为2.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6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