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淡水小瓜虫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7707.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豪;张伟图;刘念;郭梓沣;杨映;孙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01K63/00;A01K6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淡水 小瓜虫病 装置 | ||
一种防治淡水小瓜虫病装置,其包括用于养殖的养殖池,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低位行程开关,养殖池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养殖池内部一边缘处插接有第一抽水管,第一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蓄水筒,蓄水筒一侧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蓄水筒顶部的一侧插接有加料管,蓄水筒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输水管,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小瓜虫不耐高温,在28度时停止繁殖,30度时开始死亡,同时小瓜虫对渗透压敏感,利用工业盐可以使小瓜虫脱离鱼体,加上及时换水可有效清楚鱼体内寄生的小瓜虫,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瓜虫防治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淡水小瓜虫病装置。
背景技术
瓜虫病是淡水养殖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是阴雨低温季节、室内养殖、养殖密度高的环境下发生最为严重,广泛危害淡水养殖品种的苗种和成鱼,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率100%,对规模化养殖以及观赏鱼类养殖都危害极大。目前,小瓜虫并无特效药治疗,大多数还是用传统的生姜、辣椒煮沸预防,但此法效果不稳定,且操作繁琐。
专利文献CN110384059A中所公开的治疗小瓜虫的方法是:首先采用60°及以上的高度白酒进行均匀泼洒;间隔3-4h后,再对水体采用原虫净进行均匀泼洒,间隔一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后,最后采用氟苯尼考进行均匀泼洒。本发明能有效将小瓜虫剥离鱼体表和鳃部,从而更高效、彻底的杀灭小瓜虫,提高鱼体存活率。
现有方法需要用到60°及以上的高度白酒,成本较高,且对鱼体危害较大,此外此方法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氟苯尼考、原虫净,可能增加水体中其他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以后的其他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增加难度,并对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淡水小瓜虫病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方法需要用到60°及以上的高度白酒,成本较高,且对鱼体危害较大,此外此方法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氟苯尼考、原虫净,可能增加水体中其他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以后的其他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增加难度,并对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用于养殖的养殖池,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抽水管、第一水泵、第一输水管、蓄水筒、PLC控制器、加料管、第二水泵、第二输水管、出水管、内腔、第二抽水管、加热丝、第二温度传感器、梯形料斗、控制开关、高位行程开关和低位行程开关,养殖池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养殖池内部一边缘处插接有第一抽水管,第一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蓄水筒,蓄水筒一侧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蓄水筒顶部的一侧插接有加料管,蓄水筒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管,蓄水筒的中部开设有内腔,蓄水筒内侧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抽水管,蓄水筒的内壁嵌入安装有加热丝,蓄水筒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开关,蓄水筒内侧的顶部安装有高位行程开关,蓄水筒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低位行程开关。
优选的,所述蓄水筒的容量为100L。
优选的,所述加料管的顶端设置有梯形料斗。
优选的,所述第二抽水管的顶端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水泵。
优选的,所述高位行程开关和低位行程开关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水泵,高位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加热丝,低位行程开关电性连接第二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