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7958.4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如;陈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尧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6L55/178;G01M3/04;G01N33/00;G08B2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张德兴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燃气报警装置,其包括:移动外框和安装于移动外框上端对燃气浓度进行检测的燃气报警器,当燃气报警器检测到空气中燃气浓度含量较高时,燃气报警器发出报警声提醒的同时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滚轮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移动外框能够顺着燃气输送管进行移动,移动的同时,气流传感器会对燃气输送管外壁进行感应,当气流传感器感应到燃气输送管外壁某处气流变化较为剧烈时,则表明燃气输送管此处外壁破损,此时,气流传感器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滚轮逆时针转动若干圈,使得移动外框后退一段距离,并控制器控制驱动马达启动,使得第一封堵半筒和第二封堵半筒能够拼合,对破裂处进行环抱封堵,有效的阻止燃气的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报警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燃气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是气体燃料的总称,它能燃烧而放出热量,供居民和工业企业使用。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煤制气,在燃气的使用过程中,常配备有燃气报警器,燃气报警器就是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器。当工业环境中燃气气体泄露,燃气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燃气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燃气报警器相当于自动灭火器那类,可安装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燃气报警器可以测出各种气体浓度。经常用在化工厂,石油,燃气站,钢铁厂等有气体泄漏的地方。
现有的燃气报警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燃气报警装置在实际的燃气泄露场景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当输送燃气的管道的外壁某处发生破裂时,若不及时对管道进行封堵,会造成大量的燃气流失浪费,并可能由于燃气泄露而引发爆炸,现有的燃气报警装置不能自动且及时发现燃气管道的破裂之处以及对破裂之处进行自动封堵,还需要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对管道进行探测检查和寻找,较为浪费时间且安全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气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燃气报警装置不能自动且及时发现燃气管道的破裂之处以及对破裂之处进行自动封堵,还需要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对管道进行探测检查和寻找,较为浪费时间且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燃气报警装置,其包括:移动外框和安装于移动外框上端对燃气浓度进行检测的燃气报警器,所述移动外框前后端外壁上均固定有移动套环,靠前侧的移动套环外壁上固定有对燃气气流进行感应的气流传感器,所述移动外框和移动套环的内部套设有燃气输送管,所述移动外框内部设有对燃气输送管进行环抱的封堵装置,所述移动外框左右端外壁均固定有对封堵装置进行推动的驱动马达,所述移动外框的外壁固定有对驱动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半筒和第二封堵半筒,所述第一封堵半筒的上侧和第二封堵半筒的下侧均固定有定位插杆,所述第一封堵半筒下侧和第二封堵半筒上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插杆相配合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插杆和定位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两个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均设有伸缩轴,两个所述伸缩轴一端均贯穿移动外框内部并分别与第一封堵半筒和第二封堵半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当定位插杆完全插设于定位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封堵半筒和第二封堵半筒组成一个圆柱筒对燃气输送管进行环抱。
优选的,所述两个移动套环的内壁上均等距设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粘接于第一封堵半筒和第二封堵半筒的对向内壁。
优选的,所述移动外框和两个移动套环之间呈连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尧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尧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