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在交联型聚酰亚胺中的应用、多孔聚酰亚胺的制备、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8094.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胡海媛;丁镜红;郭玉雄;杨昌;宫琛亮;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9D11/102;C09D11/03;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丹丹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交联 聚酰亚胺 中的 应用 多孔 制备 复合材料 | ||
1.一种直书写3D打印交联型多孔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酰胺酸、有机溶剂和致孔剂混合,得到聚酰胺酸墨水;
将所述聚酰胺酸墨水进行直书写3D打印,得到3D打印构件;
将所述3D打印构件进行热处理,得到交联型多孔聚酰亚胺;
所述聚酰胺酸对应聚酰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50000g/mol;所述聚酰胺酸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二氧化硅、碳酸钙、氯化钠、碳酸钠和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泡剂包括有机化学发泡剂和/或无机化学发泡剂;所述有机化学发泡剂包括二偶氮氨基苯、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酸酯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化学发泡剂包括碳酸氢钠、亚硝酸铵与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有机溶剂和致孔剂的质量比为(40~70):(30~60):(0.1~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梯度程序为:第一阶段:自室温第一升温至80~200℃,第一保温10~16h;第二阶段:自80~200℃进行第二升温至210~300℃,第二保温4~8h;第三阶段:自210~300℃进行第三升温至310~420℃,第三保温2~6h。
6.一种直书写3D打印交联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酰胺酸、有机溶剂和填料混合,得到聚酰胺酸墨水;
将所述聚酰胺酸墨水进行直书写3D打印,得到3D打印构件;
将所述3D打印构件进行热处理,得到交联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所述聚酰胺酸对应聚酰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50000g/mol;所述聚酰胺酸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二氧化硅、二硫化钼、石墨、氟化石墨、氮化硅、氮化硼、滑石粉、聚四氟乙烯、碳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有机溶剂和填料的质量比为(40~70):(30~60):(0.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80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