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厂区坡地面雨水收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8203.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徐彬;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合连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7/00;G01F23/00;G01L19/00;G01N33/18;G01W1/14;B01D29/01;B01D29/60;B01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厂区 坡地 雨水 收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是一种厂区坡地面雨水收集方法,针对现有的对雨水进行过滤时,不便于对过滤效果进行监测,同时当雨量较大或出现堵塞时,容易出现过滤不及时的问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厂区坡地面雨水经过引水渠进入蓄水池的入水口;S2:通过入水口处的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蓄水池存储;S3:通过雨滴传感器对雨水进行监测,监测到下雨时,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S4:控制中心接收信号后启动流量监测器,流量监测器对过滤后的雨水的流量进行测量,本发明可以对过滤网的过滤情况进行监测,出现堵塞时可以及时缓解,同时具有分流功能,避免雨水过滤不及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厂区坡地面雨水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雨水收集时都需要对雨水进行过滤。
现有技术中,在对雨水进行过滤时,不便于对过滤效果进行监测,同时当雨量较大或出现堵塞时,容易出现过滤不及时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厂区坡地面雨水收集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雨水进行过滤时,不便于对过滤效果进行监测,同时当雨量较大或出现堵塞时,容易出现过滤不及时的问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厂区坡地面雨水收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厂区坡地面雨水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厂区坡地面雨水经过引水渠进入蓄水池的入水口;
S2:通过入水口处的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蓄水池存储;
S3:通过雨滴传感器对雨水进行监测,监测到下雨时,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
S4:控制中心接收信号后启动流量监测器,流量监测器对过滤后的雨水的流量进行测量;
S5: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与控制中心提取的数据进行对比;
S6:当测量数据低于预设数据时,说明过滤网存在堵塞的风险,启动反冲洗机构对过滤网进行反冲洗;
S7: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过滤网受到的压力进行监测,将压力值传输至控制中心,与预设的压力数据进行对比;
S8:当监测的压力数据大于预设的压力数据时,启动备用过滤通道,对雨水进行分流,完成对雨水的收集。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对蓄水池内的水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水质检测仪,每隔14-30天通过水质检测仪对水质进行检测,当水质不符合使用标准时,通过净化器对水质进行净化,通过水泵将符合使用标准的水抽出使用。
优选的,所述S2中,通过水质检测仪对过滤后的雨水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对不同时期记录的雨水数据进行分类。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有可开启的顶盖,顶盖由电机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雨滴传感器监测到下雨时,向控制中心的控制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顶盖打开,当雨停止后,关闭顶盖。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数量为2-4个,一个用于日常收集雨水,在对蓄水池进行清理或者蓄水池水量超过临界值时,将水排到剩下的蓄水池中。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长度为5-10m,高度为3-5m,宽度为4-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合连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合连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8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