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C-AE-1553协议桥接MIL-STD-1553和GJB1188B协议的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9544.5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范李鹏;徐信锋;姬艳硕;冯港雯;王宝兵;古金涛;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4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20169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c ae 1553 协议 mil std gjb1188b 通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FC‑AE‑1553协议桥接MIL‑STD‑1553和GJB1188B协议的通讯方法,修改桥接器模块中处理MIL‑STD‑1553消息的方式,主控制器模块发起查询MIL‑STD‑1553反馈数据指令,在MIL‑STD‑1553总线数据和GJB1188B总线数据混合传输时,有效缓解了“因消息传输速率差异较大带来的系统传输速率阻塞”问题,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吞吐量;在主控制器模块不使用多个消息栈分别接收处理MIL‑STD‑1553消息和GJB1188B消息,极大的节省了系统资源,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C-AE-1553协议桥接MIL-STD-1553和GJB1188B协议的通讯方法,属于涉及FC-AE-1553总线、MIL-STD-1553总线和GJB1188B总线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航电测试系统中需要同时实现FC-AE-1553协议与MIL-STD-1553协议以及FC-AE-1553协议光接口与GJB1188B标准接口进行相互转换。上位机通过以太网发送上位机控制指令给主控制器模块,主控制器模块通过以太网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上位机控制指令,对上位机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处理,生成FC-AE-1553控制指令,将生成的FC-AE-1553控制指令发送给光纤交换机,光纤交换机接收主控制器模块发送的FC-AE-1553控制指令,将FC-AE-1553控制指令发送给桥接器模块。
桥接器模块接收光纤交换机发送的FC-AE-1553控制指令,将FC-AE-1553控制指令经过MIL-STD-1553协议转换后生成MIL-STD-1553数据指令,并将生成的MIL-STD-1553数据指令通过MIL-STD-1553总线向终端设备A转发。桥接器模块将FC-AE-1553控制指令经过GJB1188B协议转换后生成GJB1188B数据指令,并将生成的GJB1188B数据指令通过GJB1188B总线向终端设备B转发。
终端设备A接收桥接器模块发送的MIL-STD-1553数据指令,生成MIL-STD-1553反馈数据,将生成的MIL-STD-1553反馈数据通过MIL-STD-1553总线向桥接器模块发送。终端设备B接收桥接器模块发送的GJB1188B数据指令,生成GJB1188B反馈数据,将生成的GJB1188B反馈数据通过GJB1188B总线向桥接器模块发送。
桥接器模块接收终端设备A发送的MIL-STD-1553反馈数据和终端设备B发送的GJB1188B反馈数据,将MIL-STD-1553反馈数据和GJB1188B反馈数据分别经过FC-AE-1553协议转换后生成FC-AE-1553反馈数据,并将生成的FC-AE-1553反馈数据通过FC-AE-1553总线发送给光纤交换机。
光纤交换机接收桥接器模块发送的FC-AE-1553反馈数据,将FC-AE-1553反馈数据通过FC-AE-1553总线发送给主控制器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接收光纤交换机发送的FC-AE-1553反馈数据,对FC-AE-1553反馈数据按照以太网报文进行组包处理,生成上位机反馈指令,将生成的上位机反馈指令通过以太网发送给上位机。
当系统通信链路上存在MIL-STD-1553总线数据和GJB1188B总线数据混合传输时,一方面,MIL-STD-1553总线数据的通信速率仅为1Mbps,远小于GJB1188B总线数据的通信速率;另一方面,由于两者均采用命令/响应的工作方式,主控制器模块只有处理完MIL-STD-1553总线的数据和状态响应后才会去处理GJB1188B总线的数据和状态响应。也就是说,MIL-STD-1553总线通信会阻塞整个系统的交互效率,在桥接器模块需要的带宽较高(大于1Mb/s)时,上述处理方式会极大的降低系统的效率和吞吐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