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9671.5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锋;霍林智;薛孟尧;胥鑫;曹新龙;魏立帅;白杨芝;宋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130)、工作锂源电极(160)和电化学工作站(180);
其中,装置壳体(130)上设有顶盖(110),顶盖(110)上设有插入工作锂源电极(160)的通孔,装置壳体(130)包括由外向里依次设置的保温层(131)、加热板(132)和导体层(133),加热板(132)外接有控温装置(140),导体层(133)外接有极耳(170);电化学工作站(180)分别与工作锂源电极(160)和极耳(170)连接;顶盖(110)上设有注液口(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板(132)与导体层(133)之间为绝缘设置;
装置壳体(130)和顶盖(110)之间设有密封圈(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锂源电极(160)为锂金属或锂金属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锂源电极(160)插入装置壳体(130)的部分上包裹有电极隔层(150),电极隔层(150)采用多孔陶瓷材质,电极隔层(150)通过底端固定于装置壳体(130)。
5.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负极材料装入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中,合上顶盖(110),通过通孔在顶盖(110)插入工作锂源电极(160);然后从注液口(111)注入电解液,最后密封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装置;
步骤2、将工作锂源电极(160)与极耳(170)接入电化学工作站(180),同时启动控温装置(140),通过电化学工作站(180)设置补锂程序对负极材料进行预化成;
步骤3、结束补锂程序并将装置降温至室温,取出负极材料,将所得负极材料清洗后干燥,制得补锂负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
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石墨、硅/碳复合材料、硅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和硬碳的一种或几种;导电剂包括金属导电剂和非金属导电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步骤3中制得的补锂负极材料,实施分离工序,将补锂后负极活性物质与导电剂分离,制得负极补锂活性物质;
针对步骤3中制得的补锂负极材料直接应用于制浆、涂布制作得到补锂负极极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补锂程序设置为恒流放电,恒流电流为0.01C~0.5C,截止电压为0.1V,然后0.05C充电至2V。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补锂程序设置为梯级电流放电,恒电流0.1C放电至截止电压0.1V,再进行恒电流0.09C放电至截止电压0.1V,依次进行恒放电至0.01C,截止电压0.1V,然后0.05C充电至2V;以上两种程序均可进行一次及以上次数循环充放电。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140)设置恒温为2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6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