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叠前AVO属性的裂缝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1223.9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成;李宇平;石文斌;熊治富;黄庆球;陈会霞;潘蓓;左田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vo 属性 裂缝 预测 方法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叠前AVO属性的裂缝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提取叠前地震道集的AVO属性,获得叠前AVO属性的截距数据体与梯度数据体;根据截距数据体与梯度数据体,提取x、y方向的视倾角;根据视倾角,拟合趋势面,进而计算曲率属性;根据曲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本发明可以提高小尺度断裂、裂缝预测的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叠前AVO属性的裂缝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中,裂缝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对于油气运移和储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它既能改善储层的渗透性,又能作为烃类储层。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岩心、露头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等地质和测井的方法进行裂缝检测,这些裂缝检测结果只在特定的井位有效。井间裂缝的检测需使用其它的地质测量结果。
随着油气勘探行业的发展,利用地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是目前常见的技术手段之一,在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针对叠后资料的裂缝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手段:相干体技术,主要通过使用相干技术,通过分析地震道之间的相干性差异进行裂缝预测;曲率体裂缝检测技术,通过曲率的大小判断裂缝的发育和走向;蚂蚁体追踪技术,主要在工区内散播蚂蚁体,当蚂蚁体找到目标区域时,会发出信号指引别的蚂蚁体跟进,据此来进行裂缝发育区块标注;倾角方位角裂缝预测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裂缝发育区的倾角和方位角在空间上发生的变化来间接分析裂缝发育情况。
AVO/AVA(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缩写;AVA,Amplitude Versus Angle缩写)技术是当前勘探开发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岩性解释技术。随着勘探和开发的逐步深入,复杂隐蔽型油气藏成为目前的勘探热点,AVO技术能充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来获得与地层、储层的岩性及流体性质有关的信息,在油气藏检测和储层特征描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AVO技术基础上,利用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速度、时间、振幅属性随炮检距和方位角变化检测裂缝的技术称之为AVAZ(Amplitude Versus Azimuth)技术。在包含方位角信息的叠前道集数据上,综合分析由方位各向异性引起的地震波旅行时或振幅的异常以及不同方位角上的AVA变化特征,对各向异性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方位AVA属性,对裂缝和应力状态进行刻画,是目前最常用的叠前裂缝预测方法。
由于包含方位信息的叠前道集,如CMP道集,叠加剖面与叠后偏移或叠前偏移剖面在构造形态、分辨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预测结果与构造解释结果往往存在不匹配的问题。OVT域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成为面向裂缝预测或岩溶缝洞预测的处理技术,能克服包含方位角信息的道集数据与处理成果数据的不匹配问题,但目前OVT域成像技术目前还在发展和完善中,尚未完全成熟。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叠前AVO属性的裂缝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前AVO属性的裂缝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可以提高小尺度断裂、裂缝预测的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叠前AVO属性的裂缝预测方法,包括:
提取叠前地震道集的AVO属性,获得叠前AVO属性的截距数据体与梯度数据体;
根据所述截距数据体与所述梯度数据体,提取x、y方向的视倾角;
根据所述视倾角,拟合趋势面,进而计算曲率属性;
根据曲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
优选地,通过公式(1)提取叠前地震道集的AVO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