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器、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1242.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充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相邻设置并环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北极指向背离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端一侧,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北极指向朝向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端一侧,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极可互换和/或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极可互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极可互换以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极可互换,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极互换时间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极互换时间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同轴,所述第一线圈位于靠近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端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数量相等且均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分别为弧形结构、凹形结构和条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环绕形成轴对称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轴对称的第一容纳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北极垂直指向背离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端一侧,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北极垂直指向朝向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端一侧。
7.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器以及终端,所述充电器用于为所述终端充电,其中所述终端包括:
第二线圈;
第三磁性元件和第四磁性元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和所述第四磁性元件相邻设置并环绕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三磁性元件的北极指向背离所述终端的后壳一侧,所述第四磁性元件的北极指向朝向所述终端的后壳一侧;
当所述充电器开始为所述终端充电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相吸,所述第四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吸,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耦合连接;
当所述充电器停止为所述终端充电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相斥,所述第四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性元件和所述第四磁性元件为硬磁元件和软磁元件中的任意一种。
9.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停止充电请求,所述停止充电请求在所述终端的当前电量等于目标电量时生成;
根据所述停止充电请求,调整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极互换和/或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极互换,并对所述第一线圈进行断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终端发送的停止充电请求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发送的开始充电请求,所述开始充电请求在所述终端的当前电量小于目标电量时生成且携带有当前电量和目标电量,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电量与当前电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目标电量与当前电量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流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2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